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杂交水稻老顽童的创新马拉松

来源:北京青年报
摘要:袁隆平,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用自己的青春和一生作答,而世界也回赠他“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他的学生说,袁老师的创新精神和钢铁一般的意志品质是让他们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袁隆平研究杂交稻这场跑了40多年的漫长马拉松,人们看到的只是他“撞红线”的胜利时刻,而此前的一切艰苦、辛苦、痛苦,在成就的巨大光环之下......

点击显示 收起

  一碗白米饭,平常又平凡。然而,让全中国人个个都能吃上一碗米饭,曾经是盘亘在众多科学家面前的一大难题。面对中国的庞大人口,外界也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样的追问:谁来养活中国?



  袁隆平,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用自己的青春和一生作答,而世界也回赠他“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



  他的学生说,袁老师的创新精神和钢铁一般的意志品质是让他们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



  现在提起“袁隆平”,似乎就是熠熠生辉的词句和彪炳成就的数字。袁隆平研究杂交稻这场跑了40多年的漫长马拉松,人们看到的只是他“撞红线”的胜利时刻,而此前的一切艰苦、辛苦、痛苦,在成就的巨大光环之下,都成了似有若无的淡淡影子。



  其实,杂交水稻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一路走来,更多的时候都是挫败,每个阶段性的成功只是点缀其间的一些节点。然而在那些尚不能预知辉煌结果的时候,在一次次挫败的时候,他怎样能够信心坚定,笃定向前?



  袁隆平说:“搞科研课题的方向对不对,这是关键的前提,如果方向不对,再努力也是白搭,到达不了彼岸。只要方向是对的,尽管过程有挫折和失败,通过努力,最后还是会成功的。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小到细菌,大到人类,都有杂种优势。天然杂交稻优势很明显,我们对此坚定不移。当然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但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搞研究,就不要怕失败,怕失败就不要搞研究。”



  ■年轻的中专教师  从不盲从权威起步



  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苏联,学术和教育也采用苏联的模式,当时的农业专业课大纲规定,只能讲授苏联科学家米丘林、李森科的学说,“遗传学”、“生物统计”等课程是被禁止的。



  那时候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做教师。1960年他根据李森科的“无性杂交”理论做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到红薯上面,还把番茄嫁接到马铃薯上,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嫁接成功,的确是上面月光花开花结籽,下面结红薯;土里挖出马铃薯,茎上结了番茄。很多人都跑来看稀奇,但是袁隆平知道这只是试验的一半。第二年他把月光花结的“红薯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月光花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根上不结红薯,袁隆平失望透顶。



  这一年他的另一项试验结果也出来了:头一年他在稻田里发现了一株穗大粒多的水稻“鹤立鸡群”,用这些宝贝种子精心栽培出的稻子却令人失望,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怀胎、抽穗到成熟,有的早,有的迟,优势完全退化了。沮丧中,他想起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这些退化现象正符合遗传学杂种第二代的分离律,那么逆向推理,前一年发现的应该是一株天然杂交稻!



  1962年袁隆平看到登在《参考消息》上的一条消息,英美遗传学家克里克和沃克根据孟德尔、摩尔根学说研究出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获得诺贝尔奖。这年暑假,他自费到北京农科院,向遗传学家杨国荣先生讨教,拜访作物遗传育种专家鲍文奎,并且在农科院的图书馆读到许多在安江看不到的外文资料,了解到杂交玉米、杂交高粱等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只剩下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技术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这些资讯引起他的深思,联系他偶然发现的天然杂交稻,促使他决定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尝试。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是学术界的定论,而年轻的中专教师袁隆平从不盲从权威起步,几十年间,三系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研究相继取得成功。



  多年之后,回顾研究历程,他感叹:“幸亏我猛醒得早,如果老把自己拴死在一棵树上,也许至今还一事无成。”



  ■业界的“中神通”  确有老顽童的超脱和奇招



  袁隆平说,在4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我经历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忧愁与欢乐,饱尝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苦辣酸甜。”



  袁隆平给我讲了一个故事。1972年,他的助手罗孝和进行一个杂交稻组合的试验,看到田里的杂交稻长势喜人,一蔸有十来个分蘖,长得一尺多高,而对照组才五六个分蘖,七八寸高,优势非常明显。罗孝和高兴,逢人便称这一回种出了三超稻:超父本、超母本、超标准品种。



  “农科院的军代表一看试验田,真是长得很好,省军区也来看,大家都是好大的信心。”袁隆平说,“可是验收的时候跟对照组相比,对不起,稻谷减了一点产,稻草增产很多。反对的人就讲风凉话:可惜人不吃草,人要吃草,杂交水稻倒是大有发展前途。”罗孝和大受打击,袁隆平说:“我想了一下,用这句话把他说服了:从表面上看起来失败,本质上是成功的。争论的焦点一直是杂交稻有没有优势,现在杂交稻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至于优势表现在谷上还是草上是技术问题,改进技术就可以表现在稻谷上了。”军代表听了也说“老袁说的有道理”,杂交稻的试验继续得到支持。



  据说在全国农业科技界,有人套用小说《天龙八部》中“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的传奇故事描述几位领军人物,分别指的是,广东黄耀祥进行水稻矮化育种;沈阳杨守仁研究北方粳稻超级稻;福建谢华安培育的“汕优63”解决了第一代杂交稻不抗稻瘟病的问题;四川周开达研制刚性不育系杂交稻。被冠以“中神通”名号的袁隆平研究超级杂交籼稻,他也的确有“老顽童”那种无拘无束的超脱性格,遇到困难总是屡出奇招,不断突破。



  批评意见被他当做研究课题上的新挑战,杂交稻曾被贬斥为“三不稻”,即“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袁隆平便在改良米质方面下工夫,他后来指导尹华奇培育的“香两优68”,迈出了早稻米质更新换代的新步伐。现在到水稻研究中心的客人,袁隆平最乐意说的话就是:请你吃我们的米饭,好吃得很哩!



  ■自揭短处  超越自己才能始终站在最前沿



  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记者在邓小林的手上见到钉在一起的两页泛黄的纸,一页是“以威优49为主的早稻生产总结会”的会议通知,另一页是手写的几行,内容为:“V优49的后劲不足,抗谱(稻瘟)不广,加上碎米率高,因此不宜作主栽组合大量发展。这是我个人的意见,供大家参考。袁隆平。”



  威优49(V优49)是上世纪80年代袁隆平与邓小林共同研究的一个早稻品种,产量突破纪录,最高亩产达691.15公斤,被称为“明星”,后来还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然而当邓小林去参加总结会时,袁隆平特地写了这样一张自揭短处的条子,请他带给会议主持人。



  这不是一个孤例。40多年来,袁隆平能始终站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最前沿,是因为他有着不断创新的激情、勇气和灵感,勇于否定自己,不断超越自己。1981年他从方毅副总理手中接受国家科委和国家农委颁发的特等发明奖时,他就在会上说,杂交稻还有不足。他提出“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就是杂交稻的“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随后从育种、栽培等方面进行改进;三系杂交稻在全国得到大面积推广,他却树立新的构想,要研究两系法直至未来的一系法,当时受到质疑,后来得到国际农业界的广泛赞同,1995年两系法成功。今年袁隆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主要是杂交籼稻,而在北方要抗寒,不适合,他们现在正在研究杂交粳稻。



  曾经与袁隆平合作的安徽省农科院研究员、原院长李成荃说:并非每项成果都出自袁隆平个人之手,但有两条是人所公认的。一是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失败”二字,他善于从每次失败中找出教训,坦诚地修正自己,从反面舆论中吸取营养补充自己。二是关键难题必须亲自实践。



  袁隆平曾经模仿南宋诗人林升的绝句作了一首打油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时代影响



  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中国的粮食问题向来受到世界的关注。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发表了报告《谁来养活中国》。他认为,到了21世纪初,中国为了养活十多亿的人口,可能得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从而引起世界粮价的上涨,造成全球的粮食恐慌。当年袁隆平就明确地做出回答:“中国人完全可以养活自己。”



  从2006年开始,国际粮价真的开始上涨,原因却基本与中国无关,除了大豆之外,中国在别的主要粮食作物上,基本是可以自给的。2008年6月,布朗在北京承认自己当年的预言并没有成真。



  我国从1976年开始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杂交稻,到2004年,杂交稻的种植面积达2.6亿多亩,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9%,占总产量的67%。20多年来,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总和。



  正因如此,美国科学院在选择袁隆平成为其外籍院士时曾说,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评选委员会也曾这样评价:“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更多的人们则喜欢说: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从一名年轻的中专教师到杂交水稻之父,40多年的山重水复,袁隆平的研究之路,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从挑战“水稻杂交无优势”的定论开始,到选择杂交水稻研究,从异形稻到杂交稻再到超级稻,从三系法育种到两系法再到一系法,袁隆平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创新,一直在突破。



  他的学生邓华凤说,袁老师的创新精神和钢铁一般的意志品质是让他们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袁隆平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初的两个助手之一尹华奇曾感慨:“老先生的思维,通俗地说,就如滚滚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他的创新意识强,忧患意识强。从三系到两系,从品种间的杂交到亚种间的杂交,他带着我们不断提高、进步。”



  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而袁隆平还在路上。今年4月,在湖南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大会上,袁隆平表示,原计划2015年完成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争取提前2至3年完成。而未来将要开展第四期超级杂交稻的研究,“实现亩产1000公斤是大有希望的,最高亩产可能达到1500公斤”。



  光阴的故事



  童话般的果园让他浪漫地跳进“农门”



  袁隆平兄弟以出生地取名,生在天津的大哥叫隆津,生在湘西的五弟则叫隆湘,1930年9月出生在北平的“二毛”就叫隆平。他们的名字记录着那些年的生活轨迹,生逢乱世,少年袁隆平一家和那个年代千千万万家庭一样颠沛流离,辗转北平、天津、江西赣州、德安、汉口、湘西、重庆、南京等地,逃难,跑警报……切身感受着老百姓贫苦和饥饿的成长经历,使得民生问题成为袁隆平心里最初的烙印。



    中学阶段他曾在教会学校博学中学读了4年书,在那儿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19岁,他自作主张选择学农,则与小学一年级时参观园艺场留下的美好记忆相关,那是个童话般的果园,花木扶疏,果实累累。他不无浪漫心思地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由此跳进了“农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这个系并入了西南农学院。1953年他毕业后,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



  关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就是从安江农校开始的。那时,他除了上课教学以外,  还业余做一些试验研究。上世纪60年代初的饥荒年代,他亲眼见到的五个饿殍,刺痛着他的心,让他感受到“民以食为天”是一个沉甸甸的概念。自此,“为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成为铭刻在他心底的毕生使命。



  1960年7月,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早稻田中,袁隆平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特异稻株,第二年悟到这是“天然杂交稻”株,受到启发,立志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当时严重饥饿的威胁。苦找了三年,1964年,他大海捞针发现了试验的样本——水稻雄性不育株。自此,他5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年复一年,袁隆平和他的伙伴们像候鸟一样追逐着暖阳南繁育种,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使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现在,他领导研究的超级杂交稻项目正朝着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顺利推进。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以袁隆平为带头人的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使我国的此项研究水平持续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力求用3亩地产出4亩地粮食,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单产和总产。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首次公认:中国科学家袁隆平为“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



  现在,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荣获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沃尔夫奖、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等数十项中外荣誉。他还是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作者: 2009-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