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王传超:用基因研究人类学的年轻人

来源:搜狐
摘要:混合人群的基因研究对于疾病治疗方法有极大的作用,受精卵重组基因片段,不同的基因片段混在一起,造成疾病的位列发生混合。8月30日,为回民基因样本取样跑了大半个中国的王传超在最后一站成都被抢了钱包从计程车下来掏钱的时候,一个扒手迅速地将他手中的钱包抢走,他拼命追了一段,看着扒手跳上计程车走了。”25岁的王......

点击显示 收起

  包括今年启动的回族寻根计划,在他看来绝不仅仅是追根溯源那么简单。混合人群的基因研究对于疾病治疗方法有极大的作用,受精卵重组基因片段,不同的基因片段混在一起,造成疾病的位列发生混合。

  8月30日,为回民基因样本取样跑了大半个中国的王传超在最后一站成都被抢了钱包从计程车下来掏钱的时候,一个扒手迅速地将他手中的钱包抢走,他拼命追了一段,看着扒手跳上计程车走了。叫来的警察跟他胡搅蛮缠:“你都读到博士了,怎么还不懂社会?”

  25岁的王传超是复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生。今年4月,他作为第一作者在美国最著名的《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反驳“世界语言的非洲起源说”,对世界语言的起源提出了一种新的学说,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阴谋论”

  8月3日,即将动身去江苏的王传超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条号召网友积极参与回族取样工作的微博。

  今年开始的回族唾沫取样工作,不仅仅是为回族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研究成果,了解什么力量推动传播宗教文化。与一般“先有民族,再有宗教习惯”非常不同,回族的特点是先有宗教,再有民族现在的回人主要由色目人、波斯人和汉人构成。所以厘清现在回族人群的分布情况与血统,对于历史学、宗教学都有着重要意义。

  但由于学科的边缘性和原理的艰深,王传超并没有在微博上详细解释这项活动背后的意义,只是为了吸引普通民众的参与,在末尾加了一句:“几滴唾液即可追溯祖先,免费哦,机不可失!”

  令人意想不到,这条微博受到了网友的猛烈攻击。极少的几个在鼓吹这个取样活动与基因药物灭绝有关。也有人言之凿凿,“看看《生化超限战》一书,你们就会知道,收集一个民族的基因,是为了制造专门对付这个基因种族的生化武器。”

  争论漩涡中心的王传超说,自己的感受只有无语二字可以概括。“他们从地摊的书上买来的这些想法。”事实上,比起网络上关于阴谋论的虚幻争论,王传超更在意的是他走遍中国各地的实地取样。

  每到一座城市,王传超都去当地的清真寺门口“堵”。在回族人群聚集的最佳时段,他会迅速将印有简单介绍的知情同意书分发到回民手里,同时会大声吆喝,“哎,你想知道你祖先几千年前在什么地方吗?你想知道你和阿拉伯波斯人有什么关系么?”像卖艺人一般。

  只要有一两个人表示愿意取样,大多数人就会跟着同意。不少时候,会有几个人听完后大声说:“你就是个骗子!我们信真主安拉,不信科学!”这样人群就会瞬间散去。王传超只能前往下一个清真寺,“这是没有办法的,要让人吐唾沫,其实就是一个很短暂的建立互相信任的过程。”

  作为外来人的王传超就这样一个个城市乡村走过去。

  被低估的价值

  上世纪末,“北京猿人到底是不是我们的祖先”争论甚嚣尘上,学界针锋相对,媒体激烈辩论,还在念小学的王传超觉得挺有意思,“像看科幻小说一样”迷上了。

  十多年后,在他本科毕业进入人类学实验室那年,河南安阳曹操墓的开采使“曹操真假之谜”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这一次,23岁的他不再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科幻小说”,而是参与了曹操的Y染色体测验。

  按照“没有外来血统的打乱,家族的Y染色体一直不变”这一原理,王传超走访曹氏家族,通过大量的取样得出了曹操的Y染色体类型。结论与从曹操安徽老家墓群爷爷叔叔伯伯的遗骨中提取出来的Y染色体相一致,尽管河南安阳曹操墓方面拒绝提供数据比对,致使最终结论无法得出,但这验证了实验方法的正确性。

  这一次的取样实验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发现了“曹操并非他所自称的曹参后代”。但是这个实验乃至整个人类学的意义,受到的质疑很多。

  王传超曾在日志里记录了论文答辩时遭到的非难:一位做细胞信号通路的老教授问:“你做这些研究无非是测测DNA,整理数据,编编故事,今天做完曹操讲一个故事,明天做完孔子再编个故事,究竟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作用?方法学上有什么突破?”

  “很多人眼光狭隘,看不到比较宏观的地方。”王传超觉得他的工作价值被低估,“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是文化人类学,真正从生物角度来探讨人类学,只有复旦和其他几个零散机构在做,力量很弱。国外文化和生物是并行的。奥巴马的决策咨询师就有一个做人类学的,直接可以向国家元首提供决策意见。”

  包括今年启动的回族寻根计划,在他看来绝不仅是追根溯源那么简单。混合人群的基因研究对疾病治疗方法有极大作用,受精卵重组基因片段,不同基因片段混在一起,造成疾病位列发生混合。他比划着手解释,“假设有一个人患了肝癌,他身上携带着一个分开的位点,他的祖先位点是没分开的,而他们没患肝癌,那么就可以知道这个点是癌症的致命位点。”

  除去医学作用,姓氏家族DNA调查也能为历史学、考古学等提供直接证据。“文科的研究很容易出现迷信"一家之言",譬如说因为季羡林先生在《弥勒会见记》中提到吐火罗这一句,几十年来大家都认为中国西北最早居民是吐火罗人,却不知怎可用公元5世纪的东西去判断公元前2000年的事情呢?我们分子人类学要做的就是用直接的证据去揭示这些问题。”

  但是这些常常被忽略,“没办法,隔行如隔山嘛。现在做人类学,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很高的经济效应,和做药物的哪能比啊。”讲到末尾他无奈地笑起来。

  “薅羊毛怎么总在你一个人身上薅”

  王传超的学妹张曼菲喜欢叫他“大师兄”,学弟黄修远佩服他的勤奋,“去实验室永远能看到他的身影,不在的话,那他一定是去外地取样了!”

  从7月初开始,王传超从安徽走到江苏,经过山东到达河南,再抵达福建的福州与泉州这两个当年中东阿拉伯商人频繁出入的港口城市,最后到达浙江。8月,他顺着京杭大运河途经江苏、山东,又折返上海前往广西桂林和南宁,再到云南。

  连轴转的旅途让他有一瞬间不想干了的冲动,“躺在晃来晃去的火车上,又累又睡不着,就想着我干嘛呢,那么辛苦,也没人和你分享你所经历的东西。”他摊开手掌,露出因为提重重的保温箱和行李而磨出的老茧。

  为了随时随地获取样本的信息,他把个人电话公开在网上,难免碰到一些骗子。在湖南永顺采样的时候,有一个人通过手机联系了他,把他带到山里,车费奇贵进了村子才发现,村里人都是那个家伙的亲戚,车是他家的,烟店也是他家的……

  大学同班同学梁冰不太理解王传超从中国海洋大学的环境生态系生态专业转去人类学领域,“当时我们同学和老师就讲,王传超怎么做考古去了。”但王传超觉得分子人类学有意思,在《科学》上以第一作者发文反驳世界语言非洲起源说,他很骄傲,“复旦从建校到现在能在《科学》上发文也才十几篇吧。”梁冰回忆说。

  毕业答辩的时候,同学们已经知道王传超做曹操Y染色体研究做得很好,“觉得特别了不起,他对科学的执着也越来越深。”王传超本科的学弟付强对他很仰慕,“知道他很厉害,但没想到出成果那么快。”

  事实上,王传超有自己的无奈,“人类学是边缘学科,做的人太少。”以前,他去各种地方会给女友寄明信片,“她收集了厚厚那么一摞”。但是后来,他们还是分手了,因为人生道路不同。现在孤身一人上路,他更觉得孤单。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