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农工党党员、卫生部长陈竺: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来源:人民网
摘要: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等系列大奖集于一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医学科学院荣誉院士等头衔归为一体,这就是现任卫生部长陈竺。其实,透过这些荣誉和光环,陈竺还是那个陈竺,那个随时准备响应祖国号召,......

点击显示 收起

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长江学者成就奖、法国全国抗癌联盟卢瓦兹奖、美国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等系列大奖集于一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医学科学院荣誉院士等头衔归为一体,这就是现任卫生部长陈竺。其实,透过这些荣誉和光环,陈竺还是那个陈竺,那个随时准备响应祖国号召,奋斗在祖国最需要地方的科研工作者。

少年求学记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1953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这吹响了启动中国大规模建设的号角。

同年8月,一个小婴儿在上海市徐汇区日晖一村呱呱坠地,双双拥有医学博士学位的年轻父母陈家伦和许曼音抱着新出生的儿子,希望他能成长为宽厚仁达的有用之才。当时,没有人预见到,这个小男孩日后为众多的血液病患者,也为中国13亿民众的卫生和健康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小陈竺在上海市卢湾区度过了快乐的小学和中学时光,如果没有意外,他将继续在这个城市选个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然后找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平平静静地生活和工作。然而,1970年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仍处于热潮,刚刚中学毕业的陈竺响应祖国号召,去了当时条件比较艰苦的江西省信丰县成为一名生产队知青。

当时的农村生活是简单而枯燥的,大部分人是干活、吃饭、睡觉的一天三部曲,加上闲聊作为调料。到了陈竺这里,最好的调料变成了读书。每天收工后,陈竺常常是就着煤油灯看书到深夜,第二天天不亮就起来赶在出工前读英语。陈竺阅读的范围很广,政治、经济、历史都有涉猎,尤其注重医学和英语能力的积累。当时在农村学习英语,条件非常艰苦,父亲陈家伦帮陈竺订了一份英文版的《中国建设》月刊,陈竺把其中有关医学的报道翻译出来寄给父亲。父亲寄回的文章圈圈点点,修改十分仔细。6年的“函授教育”,使陈竺打下了一定的英语基础。此外,父母亲给陈竺寄去的医学书籍和每年冬季回沪探亲时在瑞金医院中医科、内科门诊的短期“跟班”,燃起了陈竺走上医学道路的兴趣之火。然而,陈竺绝不是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在知青队伍和当地老乡眼里,这个话不多的小知青可是个“人气王”,这主要得益于他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乐于助人,注重团队合作。回顾那段经历,陈竺曾说知青生活加深了他对农民的感情,同时也使他切身体会到:“修地球光靠热情是修不好的,国家要富强,必须靠知识和文化”。

1973年底,陈竺转到江西省横峰县,不久后凭借自学积累下来的医学知识成为一名赤脚医生,正式开始了他的“医学事业”。在这里,他积累了初步的医学临床经验,也是在这里,他由于表现突出被推荐到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学习,打下了正规医学专业教育的基础。进入上饶卫校后,陈竺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显示出执着的求知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在学校成绩优异,多才多艺,是老师和同学眼中“各方面都特别优秀的人”,毕业时各门成绩全优,留校任教。工作之余,他翻译了数十万字的医学文献,并日以继夜地自学完大学课程,还初步掌握了英、法两门外语。

东方科研之星诞生记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转眼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醒神州大地,高校也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没上过大学的陈竺在上海第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中,于600多名考生中取得总分第二、血液学专业第一的好成绩。著名的血液病专家王振义教授早在此前数月陈竺被推荐到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科进修时,就对这个虽然只有中专学历,但写病历十分仔细、字迹工整的年轻人深有好感,破格录取了陈竺为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另一名专业成绩列于第二位的,同样报考王振义教授硕士研究生的,就是日后成为他妻子的陈赛娟。在王振义教授的指导下,陈竺学业和研究工作进步很快,在《中华医学》英文版上发表了三篇有关血友病的论文,引起国际血液学界的关注,被接纳为国际血友病联盟会员,成为该联盟中第一个中国人。

1984年,陈竺凭着优异的专业成绩和掌握英语、法语两门外语的优势,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赴法国担任外籍住院医生的人选,来到法国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中心实验室。一年住院医生的严格训练后,他开始攻读博士研究生,主修分子生物学。这个欧洲最大的血液病研究中心,汇集了诺贝尔奖得主让?道塞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在博士第一年的高级课程班里,共有20名同学,而来自非法语区域的学生只有陈竺一人。陈竺在这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常常通宵达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年终考试中,陈竺以理论考试并列第一和三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夺得全班第一。之后的两年多里,陈竺在白血病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成果迭出,完成了“白血病T 细胞受体基因研究”的博士论文,得到评委的如此评价:“陈竺的整个工作显示了高质量的科学精神,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非常高度的逻辑性,所有论文均发表于高水平的国际杂志上,而他则是大部分论文的第一作者……”。1989年1月,陈竺获得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1986年1月,陈竺的夫人、研究生同学陈赛娟来到陈竺所在的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她接手的第一个课题,就是一个高深的细胞遗传学课题,整整半年,未见一丝成功的曙光。陈竺来助战,几个月后依然因技术原因陷于困境。那段时间,熟悉的人都知道,“半夜还亮着灯的实验室,一定是陈的”。甚至连实验大楼的大门钥匙,都由陈竺掌管了很久,因为他们来得太早,走得又太晚。半年后,终于另辟捷径取得突破,夫妇俩在三年中合作发表了6 篇论文,在白血病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被法国同行称誉的“突破性成果”。这一成果找到了一种急性白血病亚型中染色体断裂的确切位置,并提出了新的断裂点集中区域的概念,之后被国际同行广泛采纳。

就在陈竺夫妇的研究进展一帆风顺时,传来了祖国召唤的声音。1989年7月,陈竺夫妇俩毅然决定回国,法国导师和同事们劝他们:“留下来,你们会有灿烂的前程。”陈竺回答:“之所以回国,不是因为我不爱法国,而是因为我更爱中国。”他在自己博士论文的扉页上,工整地写下:献给我的祖国。“要让科研成果成长在自己的国土上”——这是陈竺决定回国前说的话。

陈竺夫妇回国后,艰苦创业,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并牵头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克服重重困难,在血液学、分子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白血病的原理,在国际上填补了白血病研究的空白点;还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三氧化二砷(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分子机理,给白血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1996年,在陈竺的带领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已成长为一支令国内外同行瞩目的科学劲旅——“中国陈竺组”。世界血液学最权威杂志《血液》在全文发表他们的论文时,还将他们发现的实验图像刊于杂志封面。国际最著名的科学杂志《科学》与《自然》也曾数次报道过他们的工作,《科学》杂志邀请的一位著名美国血液学家的评论写到“这是令所有人感到震惊的研究小组又一个出人意料的发现!”

1994年以来,在继续深入进行白血病研究同时,陈竺参与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运筹、组织和管理工作,建立了初具规模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技术体系,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基因组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成为中国国家“973”计划首批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领导开展了人类基因组DNA和cDNA的大规模测序、单核苷酸变异检测、疾病基因定位、克隆与功能研究。他还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在他的指导下,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组建了上海申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南方基因有限公司,并将部分研究成果以技术转让形式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这方面工作同样得到了《自然》、《科学》等杂志的高度评价。

1995年11月3日,陈竺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这年,他只有42岁,是当时中国医学界最年轻的院士。

2000年10月,由于科研上的杰出表现,陈竺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对于一个年仅47岁的科研人员,这无疑是对他科研成绩和管理能力的极大肯定。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期间,陈竺分管国际合作和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研究,积极跟踪国际生命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组织编制科研规划,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促进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服务,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引导、帮助中国的科研机构、人员与世界顶尖研究机构及科学家合作,共同攻克科研难题,工作卓有成效。

在鲜花与荣誉面前,陈竺表现得异常冷静:“在国际舞台上,同行们并不会因为你曾拥有多少荣誉和头衔而承认你今天的科研实力,他们只看你有没有新的科学数据拿出来,有没有令人信服的新观点,在临床医学领域你有没有新的诊断和治疗招数,以及你这些成果是不是按照科学方法检验的,否则,人家照样不会接受你。所以,无论是从自身工作的需要,还是从为国家多做贡献的角度讲,我还是要在科研第一线更努力地工作,特别是在现在这样的顺境中,更要如履薄冰。”

多年来,视科研为命根子的陈竺,即使是担任了行政职务,也从来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研究。他所带领的团队不断获得突破,取得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本治愈、多种人类疾病相关基因发现、多个病原体基因组解析等重大成果。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并受到广泛引证。科学界是公平的,由于陈竺在血液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较高造诣,一个又一个的奖项,一个又一个的荣誉称号,见证着陈竺始终奋斗在科研前线,不断前进的足迹。

华丽的转身

2007年注定是陈竺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从大局考虑,认为作为国务院关键组成部门的卫生部需要一位既懂医学又懂管理的部长,来推动一场涉及13亿中国人民切身利益的医改。对于卫生部这样的技术型部门,身为国际知名的血液病专家,专业履历完美、拥有十多个世界级头衔,有多个领导岗位的锻炼,再加上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的陈竺,是担任卫生部长的最合适人选。并且陈竺为高层所熟知也非一日之事。从1996年8月开始,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在中南海共举办了22次科技知识讲座,陈竺正是主讲人之一。2007年2月14日,春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共议国是。座谈会上,陈竺代表无党派人士作发言。同样,卫生部对出身医学家庭的陈竺也并不陌生。国务院在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陈竺为卫生部长的理由中评价陈竺说,“事业心和责任感强,有开拓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作风正派、顾全大局”、“善于合作共事”……

在面对技术人员还是行政管理官员的选择时,陈竺不是没有犹豫:关系13亿人切身利益的医改,调整到从未涉足的政府部门工作,个人得失事小,责任重大。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问题。最终,对祖国的热爱战胜了一切犹豫与踟蹰,陈竺毅然接下了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担,接下了卫生部长的位置。陈竺坦言:“我面对的主要挑战,是怎样从科学家成为一个部长”。

外界对于新部长的上任充满期待:作为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务院组成部门正职将会给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释放一个什么样的信号;作为医学科学界专家担任卫生部长将会带领国家的医药卫生工作走上什么样的方向。

作为一名新走上政府部长岗位的党外人士,陈竺面临一系列新挑战。而他敏锐认识到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党政协调制度,走出一条党政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新路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为此,卫生部专门制订了《领导班子工作规则》,这是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一次重大尝试。在实际工作中,陈竺坚持依靠党组领导,加强重大决策的协商协调,和高强、张茅两任党组书记真正做到了肝胆相照、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正是由于党政紧密合作,使党的大政方针与卫生行政业务层面对卫生工作规律的把握有机衔接,才确保了卫生系统在应对汶川地震抢救防疫、奥运和世博卫生保障、问题奶粉患儿筛查救治、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免疫防控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时,措施到位,政令畅通,并为进一步完善部门党政合作工作机制这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汶川大地震是陈竺上任后带领卫生系统应对的一场“大战”。灾情发生后,他领导卫生部坚决贯彻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策部署,前后三次深入灾区,带领临床和公共卫生专家奋战不息,并首先提出“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重症伤员的死亡率和残疾率;面对伤员众多的情况,卫生部协调组织专列、包机等向21个省(区、市)转运了1万余名较重伤员,创造了中外历史上非战时最大规模的伤员转运壮举。在北京奥运期间,他提出着力做好应急医疗救治,兼顾涉奥和日常医疗保障工作,同时加强分级监管和餐饮安全责任制,全面、细致、扎实的卫生工作,为奥运会的圆满举办提供了坚实保障。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后,陈竺一方面依靠定点医院加强重症救治,极大地降低了重症死亡率,另一方面争分夺秒组织疫苗研制,并在自己身上做了全国也是世界第一例人体接种试验,我国也成为国际首个甲型H1N1流感疫苗成功研制并批量上市的国家。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陈竺于第一时间赶赴甘肃,根据在一线掌握的情况,提出建立分层、分级、分区域的患儿筛查和重症救治工作方案,在卫生系统夜以继日筛查完2000多万幼儿后成功“将危机化解在医院院墙内”,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在安徽阜阳手足口病重大疫情初起时,陈竺又是在第一时间赶往阜阳救治一线直接向医务人员了解情况,提出了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范畴、采取果断措施阻断传播途径、建立儿科重症病房强化救治以降低病死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部署,为有效控制疫情奠定了基础。

而如何操刀医改,这是陈竺就任以来最亟需解决而又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医疗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世界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陈竺认为,中国在医学领域应该注重预防、注重改善环境因素,这样投入少而见效明显,“13亿人的健康,不可能光靠看病吃药解决,加强预防和保护环境是根本”。他说:“我们要明白,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是重要的战略投资”。

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和仔细研究,国人期待已久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于2009年4月发布。这一轮医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深刻的一次,首次确立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陈竺依靠卫生部党组的政治核心作用,带领卫生系统800万白衣战士,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部署下,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全力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在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新农合已作为目前世界上参保人数最多的医保制度,而2003年建立之初时其人均筹资水平仅有30元,2007年陈竺就任卫生部长时也刚达到60元,但就是在这样低的基础上,经过陈竺建言献策、不懈努力,在国务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2012年已达到300元,在反复调研、论证基础上,陈竺更进一步提出通过采用适宜技术、基本药物、支付制度改革等管理创新,使新农合能为农村居民提供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终末期肾病等20类大病报销率最高达90%的医疗保障,有效地缓解了“因病致贫、返贫”。公立医院改革一直公认是医改难点中的难点,是陈竺坚持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有关内容写入医改文件,并以“自我改革”的勇气,在2012年1月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首次发出以县级公立医院为突破口,通过支付制度改革和调整筹资结构,到2015年在全国公立医院全部破除“以药补医”的改革强音。此外,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及其与基层医疗机构改革的有机结合、包括百万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和15岁以下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在内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实施、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而积极推动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为代表,无不体现着陈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医改中对民生福祉倾注的心血和他创新性的工作思路、开拓性的工作风格。

深化医改三年多来,人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参加基本医疗保障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3亿,人口覆盖率达95%以上,特别是新农合制度让广大农村人口享受到了医保;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已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10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大幅增加,达到人均25元;公立医院各项便民惠民措施全面开展,祛除“以药补医”顽疾的战役已经打响。可以说,通过医改,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看病就医“难”和“贵”的问题正在得到缓解,这一切都表明了改革方向的正确性。

一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在初期试点阶段一般相对顺利,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往往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更多的问题,医改也是如此。随着医改的推进和成效的初步显现,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处于全面攻坚阶段。陈竺坦率地说:“必须承认,目前医改的进度效果与百姓的期待还有一定距离。改革需要与时间赛跑,同时,改革越深入,就越无法孤军奋战。这既是压力,也是深化改革的动力。”随着《“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发布,中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又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继续走向深入。

从国际上看,医改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国民的健康长寿,而人类的健康需求总是在不断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医改会一直继续下去。而陈竺,将会一如既往,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新起点、新征程

经过长期工作接触,陈竺逐渐了解了以医药卫生界、环境保护和人口资源领域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国农工民主党,认识到农工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更在“两会”期间两次到农工组参加小组讨论,听取农工组政协委员对于医改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慎重考虑,陈竺申请加入农工党。他在入党申请中写到:“我深切认识到中国农工民主党作为参政党,是国家政治舞台的一支重要力量,团结了一大批积极向上、脚踏实地的优秀党员,因此我衷心希望能加入这个优秀的组织,在组织领导和党员同志帮助下,通过组织平台,为祖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更好地发挥作用。我愿立足本职,发挥专业优势,多向老同志学习,增强政党意识,参与“同心”实践,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为中国农工民主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2012年,陈竺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农工党党员,站在人生新的起点上,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开始新的征程。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