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学教育人物专访

纳米材料专家施剑林的奋斗与感叹

来源:文汇报
摘要:正如施剑林所说,像纳米材料这种既前沿又基础的热门领域,发几篇漂亮的论文也许还不算很难,但将其推到应用,真正造福社会,横在科研人员面前的是一道道必须跨过的坎:学科交叉、产品量产、行业标准……我们在为科学家的坚持而鼓掌的同时,希望全社会对此有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不安分的纳米颗粒稳稳地呆在纳米级的孔道......

点击显示 收起

        编者按

        

        研发不易,实用更难。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一直是困扰我国科研的难题。谁都知道,一个好想法、好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其中隔着漫漫长路。正如施剑林所说,像纳米材料这种既前沿又基础的热门领域,发几篇漂亮的论文也许还不算很难,但将其推到应用,真正造福社会,横在科研人员面前的是一道道必须跨过的坎:学科交叉、产品量产、行业标准……我们在为科学家的坚持而鼓掌的同时,希望全社会对此有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让不安分的纳米颗粒稳稳地呆在纳米级的孔道里,老实勤恳地‘工作’”——这个想法以及实现这个想法的一整套办法,让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施剑林捧回了2008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但获奖的喜悦,似乎并没有让他那不时皱起的眉头舒展开来:为了成果不止步于一纸获奖证书,他和他的合作者已奋斗了10年。

        

难:让纳米“小子”进驻介孔“厂房”

        

        可别把施剑林办公桌上的一瓶瓶白色粉末当成普通的食盐,在高倍显微镜下,组成粉末的每个颗粒都是一个微型催化反应工厂:只有头发丝1/2500左右粗细的孔道,或平直或蜿蜒,这就是厂房,学术名字叫“微反应器”,宽度只有2-50纳米;一个个纳米颗粒牢牢“钉”在厂房壁上,当各种化工原料经过“厂房”时,这些呆在纳米孔道内的催化高手就会把它们迅速变成所期望的产物。

        

        其实,研究纳米材料和装配“孔道厂房”(介孔材料),都不是施剑林的强项。可是,他却从两个领域的困境中萌生出了独树一帜的想法:纳米材料个性活泼,容易团聚而失去活性,而介孔材料徒有各种走向漂亮的孔道,缺少用武之地。如果让纳米“小子”均匀“住”进介孔“厂房”,既充分利用了介孔孔道,又使纳米颗粒的特性得到稳定而充分的发挥,不是两全其美么?

        

        让纳米颗粒乖乖进入孔道,颇费周章。施剑林1998年冒出这个想法,直到2004年才在英国皇家化学会的材料化学杂志上发了文章,阐述这个想法。为了让纳米颗粒能顺畅地进入孔道,先得将它们溶解在液体中,再对孔道做特殊处理,使孔道壁带上特殊的化学键——它们就像一个个伸出的手臂,能把溶液中组成纳米颗粒的原子、分子“抓”到壁上。再经过一些处理,纳米“小子”就成功进驻介孔“厂房”,可以工作啦!

        

        此后,他的课题组针对不同的纳米分子和介孔材料,研发出了一系列这样的介孔复合体。“用这种方法,不仅纳米催化材料的用量可以大幅下降,催化效率提高,使用寿命也能延长不少。”施剑林说,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催化剂,在“住”进介孔“厂房”后,在催化效率设定不变的情况下,用量减少1/3,而使用寿命明显延长。

        

难上加难:纳米“工厂”实际应用造福社会

        

        从想法萌生到研制出系列样品,施剑林和他的课题组整整花了10年多。但相对于另一件事儿,这还不算难,那件事儿就是让实验室里的纳米“工厂”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虽然在实验室做出了几十种纳米介孔复合体,但目前走向实际应用的还只有一种——介孔结构的汽车尾气催化剂。施剑林说,这种催化剂能使汽车尾气排放达到欧4标准,即使跑上10万公里,催化性能也仅下降5%左右。目前能使汽车尾气达到欧4标准的净化器,国内90%以上靠进口

        

        他们研制的这种催化剂以贵金属如铂、铑和钯为关键活性成分,用量减少可使成本大幅下降,因此对企业很有吸引力。可在装上汽车的排气管之前,催化剂先要制成料浆,再均匀地涂在蜂窝金属或陶瓷上,还要通过稳定、安全、抗震、耐高低温和持久性等性能测试,以及有关汽车安全的种种测试。“一套完整的整车测试就要花费几十万元,”施剑林说,“此外还有中试、放大生产等很多工艺问题需要解决。”这项工作已经做了近4年,小批量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但离规模化生产和销售还有不少距离。

        

        施剑林说,科研工作其实失败远多于成功,发论文、拿奖固然高兴,也不容易,但真正让成果造福社会与百姓,才是科研人员的心愿,也是真正的难关。2005年,他的另一项成果——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问世,由于在生物医药上有良好应用前景,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一晃快4年过去了,当初发表的两篇成果论文被引用都超过100次了,但离临床应用似乎还很遥远。施剑林告诉记者,纳米材料担载药物进入人体后,牵涉到很多问题,4年中,他们已经解决了“运输车”的大小统一、分散行动、适时降解等难题,但细胞毒性、特异性抗体识别、“运输车”与生物活体器官的相互作用等难题依然“有待解决”。“我们目前正和仁济、肿瘤医院开展合作。”他感叹道,科研人员的一生,有一两样科研成果能真正成功并获得应用,已非常不易。
作者: 2009-4-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