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克隆与干细胞研究

骨髓腔输注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com)6月8日消息,IBM输注MSC优先定位于骨髓、极少丢失于非造血器官,输注MSC可促进BMT后造血恢复及提高受体生存率,MSC促进BMT受体骨髓MSC及造血干细胞恢复,缩短骨髓抑制期,并降低GVHD,BM输注途径效果优于IV途径。骨髓移植(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是各种血液肿瘤、再生不良性贫血症、重度地中海型贫血症以及......

点击显示 收起

2007年06月08日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7 Vol.28 No.2 P.87-92 医学空间(MEDcyber.com)6月8日消息, IBM输注MSC优先定位于骨髓、极少丢失于非造血器官,输注MSC可促进BMT后造血恢复及提高受体生存率,MSC促进BMT受体骨髓MSC及造血干细胞恢复,缩短骨髓抑制期,并降低GVHD,BM输注途径效果优于IV途径。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是各种血液肿瘤、再生不良性贫血症、重度地中海型贫血症以及一些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或代谢性疾病救命的根本治疗方法。

中华血液学杂志二月第二期刊登一项研究,①MSC体内动力学示踪。②建立大鼠BMT模型。③实验分组:IBM组[MSC(IBM)+骨髓有核细胞(IV)],IV组[MSC(IV)+骨髓有核细胞(IV)],骨髓移植(BMT)组,单纯MSC组,照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④移植后观察受体存活、外周血常规结果及植入证据、骨髓MSC、CFU-Mix恢复及GVHD。比较骨髓腔内(IBM)及静脉内(IV)输注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鼠骨髓移植(BMT)模型的骨髓造血、MSC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优化MSC输注途径及探讨MSC促进造血的机制。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黄科等研究人员研究显示,①IBM途径输注MSC主要分布于骨髓。②MSC与骨髓共移植可以提高大鼠存活率:照射对照组、单纯MSC输注组均在预处理后2周内全部死亡;BMT组2周内存活率为70%;IV存活率为80%;IBM组存活率为100%。③MSC可促进BMT大鼠外周血象恢复:移植后第14天(+14天)移植组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BMT组,IBM组又明显高于IV组,+21天IBM组三系均恢复,IV组+21天白细胞计数恢复,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至+30天恢复正常;BMT组三系恢复延迟约2周。④MSC促进BMT受体骨髓MSC恢复和造血重建:+21天和+30天共移植组CFU-Mix和MSC克隆生长恢复均较BMT组快(P<0.05);IBM组优于IV组(P<0.05)。⑤植入证据的检测:BMT及共移植组存活大鼠外周血均检测到F344大鼠供体抗原RT1A1阳性细胞,比例>90%。⑥GVHD发生率:BMT组GVHD发生率为42%;共移植组无明显GVHD表现。

因此可见IBM输注MSC优先定位于骨髓、极少丢失于非造血器官,输注MSC可促进BMT后造血恢复及提高受体生存率;MSC促进BMT受体骨髓MSC及造血干细胞恢复,缩短骨髓抑制期,并降低GVHD;IBM输注途径效果优于IV途径。
作者: 2007-6-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