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克隆与干细胞研究

看《Nature》如何评论周,高两项成果?

来源:生物通
摘要:《Nature》杂志亚洲记者DavidCyranoski在本期杂志(7月30日)上发表文章:Micemadefrominducedstemcells,评论近期国内科学家获得的两项iPS研究进展。这两项成果分别由中国动物研究所的周琪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和北京生科院的高绍荣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分别发表在《Nature》和《CellStemCell》杂志上。这两项研究首次......

点击显示 收起

《Nature》杂志亚洲记者David  Cyranoski在本期杂志(7月30日)上发表文章:Mice  made  from  induced  stem  cells,评论近期国内科学家获得的两项iPS研究进展。

这两项成果分别由中国动物研究所的周琪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和北京生科院的高绍荣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分别发表在《Nature》和《Cell  Stem  Cell》杂志上。这两项研究首次利用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得到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从而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iPS细胞的全能性。

David  Cyranoski首先评论了周琪研究组的成果,他认为这项研究承袭了山中伸弥的iPS细胞诱导的方法,即通过将病毒载体将四个关键的基因转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最终获得了活体小鼠,研究人员命名为“小小”。

2007年,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克隆专家:Rudolf  Jaenisch也尝试进行同样的实验,但是并没有获得成功,他认为他们无法越过晚期胚胎这一阶段,实验失败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就是这些iPS细胞不具有全能性,第二就是我们还不够努力,虽然第一个解释比较有意思,但是我认为是第二个原因。”

中国的这个研究团队更加努力,他们调整了培养基配方,分析了250个发育胚胎,最终获得了第一只小鼠。并且还制备了37株iPS细胞,利用其中6株iPS细胞系注射了1500多个四倍体胚胎,最终3株iPS细胞系获得了共计27个活体小鼠,经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证实该小鼠确实从iPS细胞发育而成,有些小鼠现已发育成熟并繁殖了后代。

但是这些小鼠死亡率较高,有一些在出生后两天就死了,其它的则会出现一些生理异常,不过其中还是有一些能正常繁殖,周琪研究组表示,目前已经有了许多二代小鼠,上百只三代小鼠。

另外一项研究(高绍荣研究小组)采用的方法与周琪研究组的基本相同,这两个研究小组都在试图了解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之间存在什么差异,这也许能帮助解答那些异常,高死亡率等方面的问题。周琪研究组发现,时机很重要:形成iPS细胞的细胞快速克隆——14天,这样成功几率大,而高绍荣研究组则发现“异常重组”也许是问题的关键,至少导致了低效率。



(生物通:张迪)
作者: 2009-8-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