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克隆与干细胞研究

吴祖泽院士谈干细胞

来源:兰州晨报
摘要:9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自上世纪70年代起致力于造血干细胞研究的吴祖泽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了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他呼吁大家重视脐血公共库的建设,扩充脐血公共库储量,意味着可以进一步发展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技术。与此同时,鉴于目前我国细胞治疗管理诸多细节尚......

点击显示 收起

  9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自上世纪70年代起致力于造血干细胞研究的吴祖泽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了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他呼吁大家重视脐血公共库的建设,扩充脐血公共库储量,意味着可以进一步发展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技术。与此同时,鉴于目前我国细胞治疗管理诸多细节尚无定论,吴祖泽指出,病人不是小白鼠,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生物治疗要应当严格遵循三个原则,即科学依据、规范运行、客观评价。为了病人的安全,干细胞治疗必须引入国家卫生医疗法规管理。  



  扩充脐血公共库储量



  据了解,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是可以治疗包括脑癌、白血病、地中海贫血、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在内的70多种病的“救命血”。可以说,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类生物资源。



  在吴祖泽院士看来,扩充脐血公共库储量意味着可以进一步发展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技术。据他介绍,截至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已建立了100余家公共脐血库及超过300家自体脐血库,保存无关供者脐血干细胞超过30万份。截至2008年底,我国6家脐血库共完成合格脐血储存10万余份,为临床提供合格脐血696份。而同期国外脐血移植病例超过2万份。



  干细胞临床应用需规范



  据吴祖泽介绍,干细胞技术就是指分离、培养、分化及其临床应用的科学方法和技术的总称。这一技术是继生物克隆技术、基因工程之后的生物科学成就,先后有三位科学家因之而获得诺贝尔奖,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细胞生长与分化的基本生命原理。干细胞技术属于“再生医学技术”,它最显著的价值是:通过对干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定向诱导分化等,能够培养出一种全新的、正常的、更年轻的细胞、组织、器官等,通过特殊的技术移植到体内,代替那些正常或非正常死亡的细胞,为多种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时代的革命。



  吴祖泽指出,从上世纪7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干细胞技术成为医学热门,但是至今国家还没有出台申报、操作等规范,也没有相关的认证标准,这就需要医院加强自律。



  他重申,生物治疗项目必须依据现有的实验基础,以临床新技术应用的形式申报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并由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国内相关专业专家评审,合格并获得临床方案批件后方可进入临床应用。
作者: 2010-9-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