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克隆与干细胞研究

自体干细胞移植让心肌“起死回生”

来源:健康报
摘要: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课题组历经10余年完成的“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揭示了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旁分泌作用机制,首次提出并建立干细胞缺氧预处理、构建靶向结合能力的生长因子等多种增强心肌修复能力的新技术,推动了干细胞研究与应用。课题组小样本人群5年......

点击显示 收起

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课题组历经10余年完成的“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揭示了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旁分泌作用机制,首次提出并建立干细胞缺氧预处理、构建靶向结合能力的生长因子等多种增强心肌修复能力的新技术,推动了干细胞研究与应用。课题组小样本人群5年随访结果显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改善了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了再次住院患者的5年累积存活率。近日,该研究获得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干细胞在医学界被称为“万能细胞”,具有再生为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10余年前,王建安课题组开始了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课题组发现,移植入心肌并存活下来的干细胞除了10%起到再生心肌的作用外,其余干细胞则通过分泌出一些有益的生长因子,将那些幸存下来但逐渐枯萎的心肌细胞救活,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旁分泌作用。在后期对生长因子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中又发现,单纯给予生长因子会播散至全身,无法停留在心肌局部发挥作用。经过生物技术的改造,王建安课题组获得了具有靶向心肌结合能力的生长因子和生物材料,能够提高心肌修复能力15%~20%。 

为提高干细胞移植的疗效,课题组发现,如果预先用缺氧的环境(含0.5%氧气的培养环境)处理干细胞24小时,再进行移植,可以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率至30%,其修复心肌和功能重建的效果也提高了30%。 

作者: 2013-3-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