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流行病与传染病

科学家发现鼠疫菌的致命原理

来源:生物谷
摘要:发表在5月期《微生物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单一的基因突变让引起鼠疫的细菌比它们的近亲更具致命性。“耶尔森氏鼠疫菌在人体温度下增长需要大量的钙,当钙量不足的时候,它会产生大量的天门冬氨酸。”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布鲁贝克教授如是说,“我们发现,这是因为鼠疫菌缺乏一种重要的酶。”有史以来,黑死病(淋巴......

点击显示 收起

发表在5月期《微生物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单一的基因突变让引起鼠疫的细菌比它们的近亲更具致命性。

“耶尔森氏鼠疫菌在人体温度下增长需要大量的钙,当钙量不足的时候,它会产生大量的天门冬氨酸。”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布鲁贝克教授如是说,“我们发现,这是因为鼠疫菌缺乏一种重要的酶。”

有史以来,黑死病(淋巴腺鼠疫)已经造成超过2亿人的死亡,因此成为人们已知的最具破坏性的急性传染病。然而,我们仍不清楚其致命毒性的分子基础。

“耶尔森氏鼠疫菌是由耶尔森氏假结核菌进化而来的,在2万年的漫长进化史中,我们认为鼠疫菌的高致命性反映了一小部分基因变化。现已发现鼠疫菌的一个单独基因突变导致它无法合成天门冬氨酸酶。”布鲁贝克教授说。

几乎在所有的普通细菌中都能发现天门冬氨酸酶,而在许多病原菌中则奇怪地缺失了,包括对人体致病的分枝杆菌,土拉热弗朗西丝氏菌和立克次氏体(二者都能通过昆虫传播感染人体)。布鲁贝克教授认为:“研究表明天门冬氨酸酶的缺乏会导致严重的疾病。”

天门冬氨酸酶会消化天门冬氨酸,由于鼠疫菌不具备这种酶,它就会产生远远超过人体需要的天门冬氨酸,将导致宿主的氨基酸失衡。“如果是这种情形,我们也许能想办法通过减少额外的天门冬氨酸来降低鼠疫的死亡率。”布鲁贝克教授说。
作者: 2008-5-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