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流行病与传染病

机体流感病毒致病力差异研究获进展

来源: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摘要:近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野生动物疫病研究组何宏轩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机体流感病毒致病力差异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从宿主方面较为广泛的研究了多个物种的免疫相关基因及其表达差异方面情况。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分子免疫学》(MolecularImmunology)杂志上。H5N1禽流感是一种禽类烈性传染性疾病,鸭、鸡、鸽......

点击显示 收起

近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野生动物疫病研究组何宏轩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机体流感病毒致病力差异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从宿主方面较为广泛的研究了多个物种的免疫相关基因及其表达差异方面情况。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分子免疫学》(Molecular  Immunology)杂志上。

  

H5N1禽流感是一种禽类烈性传染性疾病,鸭、鸡、鸽子等家禽及野生鸟类斑头雁等均可被感染,但是这些物种之间对流感病毒的易感性存在明显差异。流感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不断发生和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死亡。对H5N1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差异研究一直在进行中,科研人员希望从不同物种间对致病毒株的致病性差异方面找到防治流感病毒的突破口。在这些物种中,以鸭和鸡的致病性差异研究居多,而关于野生禽类等非模式物种对流感致病性差异的机理研究甚少。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H5N1流感病毒攻击了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鸭胚成纤维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从细胞因子方面来总体分析了目前公认的鸡和鸭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染差异。此试验系统研究了IL-1β,IL-2,IL-6,IFN-α,IFN-β,IFN-γ,TLR-7,MHC  class  I,MHC  class  II和IL-8。研究结果从宿主本身的先天固有免疫方面阐明了对流感病毒响应变化,为流感病毒的防治提供了宿主方面的信息。

  

该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本研究首次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鸭胚成纤维细胞来研究其对流感病毒的响应,研究发现IL-1β在感染H5N1病毒36h后,DEF和CEF表达差异显著,DEF要的表达要高于CEF;IFN-α,IFN-β的表达变化在整个试验阶段8h,24h,36h,DEF和CEF差异都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的程度,并且CEF的水平要高于DEF的水平;MHC  class  I在8hCEF是表达上调的,而DEF是表达下调的,并且表达变化差异极显著,MHC  class  II在整个试验阶段都是下调的,在24hCEF和DEF表达差异显著。这些研究结果从宿主本身的细胞因子方面阐明了对流感病毒响应变化,为流感病毒的防治提供了宿主方面的信息。

  

Molecular  Immunology的评审专家认为:“该论文试图从先天固有免疫方面来观察这一个重要的病毒对不同宿主的影响,研究得到的信息是很有用的,为深入了解病毒的致病性提供了帮助。”研究者认为,该研究结果为流感病毒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为更好的了解病毒的致病性提供了宿主方面的信息。
作者: 2011-5-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