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流行病与传染病

复旦大学学者与9国科学家携手合作 共同发现结核病起源新说

来源:中青在线
摘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髙谦教授带领他的博士研究生罗涛等与瑞士、英国等9国科学家开展合作,经3年多艰苦研究,纠正了学术界以往“结核病是在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由圈养的野生动物传给人类”的观点,并以确凿的证据证明“结核病早在7万年前就与人类共存于现代人的发源地——非洲,并伴随着人类的大迁移‘走出非洲’,传播至......

点击显示 收起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髙谦教授带领他的博士研究生罗涛等与瑞士、英国等9国科学家开展合作,经3年多艰苦研究,纠正了学术界以往“结核病是在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由圈养的野生动物传给人类”的观点,并以确凿的证据证明“结核病早在7万年前就与人类共存于现代人的发源地——非洲,并伴随着人类的大迁移‘走出非洲’,传播至全球各地”。

    该成果对当前人类正确了解结结核病的演化过程,以及如何采取先进手段早发现、早治疗结核病,防止其进一步向耐药及高致病性方向发展有重要意义。据悉,该研究成果9月2日(伦敦时间9月1日18点)在线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以潜伏期长、致死率高为主要特征,与艾滋病、疟疾一起,至今仍然是严重危害着全球人类健康的三大传染病之一。3年前,髙谦教授课题组与瑞士、英国等科学家携手,收集了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259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通过应用先进的全基因组测序和群体遗传学分析方法,详细描绘出了这些菌株的进化历程,结果发现,259株菌株的共同祖先早在7万年前就存在于非洲的现代人类中,结核病并非1万年前由圈养的野生动物传给人类。

    他们的研究同时发现和证实,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结核分枝杆菌主要致病特征的形成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结核分枝杆菌在与人类共同进化的过程中,为适应生存环境,愈来愈“聪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致病特征,即可在人体内潜伏数年,甚至数十年,且致死率高。因为早在新石器时期前,在人口数量少、密度低的情况下,结核分枝杆菌长期“修炼”而成的“长潜伏”本领,有助于其实现跨代传播,但在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随着人类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全球人口数量及密度日益增加,该菌株随机而变,致病性和传播能力更为增强,并迅速在人群中扩张,最终导致各地区结核病爆发,还逐渐进化出了目前依然在全球流行、致病性强的“现代” 型结核分枝杆菌,如1995年发现的已在我国高度流行数千年的北京家族菌株等。

    近年来,由于全球人口进一步增长及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密度的剧增,为结核分枝杆菌创造了新的有利传播环境。目前,虽然抗生素可对结核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但由于耐药结核病的出现,使全球结核病防控面临挑战,本研究成果提示如何阻断结核病的传播,防止其进一步向耐药及高致病性方向进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 2013-9-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