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妇科与产科

兔唇的出生前防治有了希望

来源:Nature
摘要:GSK-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b)参与很多不同的生物学过程,通过基因工程方法使其失去这种酶的小鼠会出现兔唇,这种出生缺陷可通过子宫中的挽救手段得到逆转。在这一研究具有临床意义之前,还需要实现几个关键的突破,但显示基于小分子的治疗方法能够防止出生缺陷的实验结果是一个重要的原理证明。...

点击显示 收起

  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新颖的化学遗传学方法,来以一种可逆的、时间受到控制的方式调控小鼠胎儿中的一种重要发育蛋白(GSK-3β),那么这种方法将具有重要意义。引人注目的是,这种调控可在母亲子宫内实现。GSK-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b)参与很多不同的生物学过程,通过基因工程方法使其失去这种酶的小鼠会出现兔唇,这种出生缺陷可通过子宫中的挽救手段得到逆转。在这一研究具有临床意义之前,还需要实现几个关键的突破,但显示基于小分子的治疗方法能够防止出生缺陷的实验结果是一个重要的原理证明。
作者: 2007-3-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