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免疫系统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的特点和长期预后观察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42反应性嗜血细胞综合征(HS)多发生于严重感染和淋巴瘤病例。关于特异性狼疮相关性HS的研究很少,这些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也不明确。法国的研究人员近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12名SLE患者(10女......

点击显示 收起

2006年12月21日 Medicine (Baltimore). 2006;85(3):169-82. 42 反应性嗜血细胞综合征(HS)多发生于严重感染和淋巴瘤病例。成人Still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唯一的2种可在没有感染的诱因下即发生HS的全身性疾病。关于特异性狼疮相关性HS的研究很少,这些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也不明确。法国的研究人员近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12名SLE患者(10女,2男)发生15例HS的情况,以及这些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患者发生HS的平均年龄为25岁,均在发热的同时伴有血细胞的减少,骨穿证实血象中存在吞噬细胞的现象。SLE相关性HS的主要特点有:肝脾肿大的发生率较低;心脏受累的情况较常见(心包炎5例,心肌炎4例,均需要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C反应蛋白的水平较低(平均为15mg/L)。分别有8例SLE皮肤粘膜综合征、6例关节炎和4例肾炎。在15例HS中,抗核抗体阳性的为15例,双链DNA抗体阳性的为12例。虽然14例HS采用了激素治疗,但只有2例应用环磷酰胺治疗的病例病情得到了控制。所有SLE相关性HS最终都是通过免疫抑制剂治疗控制了病情,静脉给予免疫球蛋白的疗法似乎疗效甚微。在平均随访了88个月后(7~240个月),1人在HS发生后15个月死于败血症。在5名随访期长于8年的患者中,4人仍狼疮活动。至于SLE病情随访方面,8名患者在增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出现了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7人增加了环磷酰胺,3人增加了硫唑嘌呤,2人增加了麦考酚酸吗乙酯)。研究人员指出,从长远来看,SLE相关性HS似乎会增加SLE复发的机会、加重SLE的病情,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时间也会因此而延长。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