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细胞分子与蛋白质组

JCS:发现一个新的小鼠精子内翻酶

来源:生化与细胞所
摘要:8月5日,英国JournalofCellScience杂志在线刊发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丁小燕研究组的工作,发现了一个在小鼠精子顶体发育过程中专一性表达的新的内翻酶FetA,利用内翻酶缺陷的酵母系统测定了它的翻转不同种类磷脂的活性,并进一步探讨了FetA在细胞的膜泡分泌中的功能。目前已知P4-ATP......

点击显示 收起

8月5日,英国Journal  of  Cell  Science杂志在线刊发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丁小燕研究组的工作,发现了一个在小鼠精子顶体发育过程中专一性表达的新的内翻酶FetA,利用内翻酶缺陷的酵母系统测定了它的翻转不同种类磷脂的活性,并进一步探讨了FetA在细胞的膜泡分泌中的功能。上述研究成果得到同行评审专家和杂志编辑的高度赞赏,该论文同时被9月1日出版的Development杂志推荐为值得关注的论文。



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各种磷脂不对称性地分布在生物膜双层上。氨酰甘油磷脂分布在质膜的内侧面,而中性磷脂集中在膜的外侧面。内翻酶(flippase)是负责将磷脂从质膜的外侧面转运到内侧面的一类代谢酶。目前已知P4-ATPase家族成员具有内翻酶活性,但是这类酶在真核细胞尤其是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中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清楚的,对于在精子发生过程中是否有作用还完全没有研究。



生化与细胞所博士生徐鹏等人发现了P4-ATPase家族有一个新的成员,命名其为FetA。表达谱分析表明FetA特异地表达在睾丸组织,用制备的特异性抗体染色结果表明FetA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始终定位在顶体中。通过将FetA转化到内翻酶缺失的酵母菌株中,作者证明了FetA具有内翻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胆碱(PC)的活性。功能缺失研究结果发现,FetA缺失可导致  细胞的高尔基体形态异常从而影响细胞的分泌活动。该论文发现了一种新的顶体内翻酶,为进一步研究真核生物膜磷脂的不对称性分布的机理以及哺乳动物精子的顶体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的经费支持,部分工作与德国洪堡大学生物学研究所Thomas  Guenther  Pomorski教授研究组合作完成。
作者: 2009-9-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