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骨科

内窥镜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北京胸椎间盘脱出治疗填补国内空白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本报北京讯日前,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在国内首次采用内窥镜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地为一名多处胸椎间盘脱出患者实施了椎间盘切除和椎弓根及钛棒内固定手术。这名55岁患者的颈椎、胸椎、腰椎黄韧带增生钙化,颈椎、胸椎多处椎间盘脱出。CT检查进一步明确,患者的椎间盘脱出为中央型......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北京讯 日前,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在国内首次采用内窥镜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地为一名多处胸椎间盘脱出患者实施了椎间盘切除和椎弓根及钛棒内固定手术。目前,该患者已能下地行走。
这名55岁患者的颈椎、胸椎、腰椎黄韧带增生钙化,颈椎、胸椎多处椎间盘脱出。一年以来,患者曾到多家医院就医,但由于手术治疗存在高风险,因此医患双方都没有做出手术的决定。
不久前,当患者被家人送到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就医时,其双腿已不能抬离床面。磁共振检查显示,患者脊髓已被压成了纸样的薄片;CT检查进一步明确,患者的椎间盘脱出为中央型,并且已经钙化。该科脊柱组组长菅凤增博士在分析了患者的病情后认为,尽管患者胸椎病变范围广泛,但引起症状的根本病变在胸5、6节段,其前方脱出的胸椎间盘及后方的黄韧带钙化前后夹击,造成患者脊髓受到严重压迫。
既然脊髓前后均受到压迫,就需要从前后入路对脊髓进行手术减压。但患者钙化的椎间盘及黄韧带压迫着脊髓,就像两块石头夹着一块豆腐,其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此外,对于中央型钙化的胸椎间盘脱出,传统术式是经胸腔入路,从前侧方切除椎间盘,但该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患者痛苦大、恢复慢。而后正中入路手术创伤虽小,但位于脊髓前方的病变不能被直接显露。另外,胸段脊髓允许牵拉及手术操作的范围极小,术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脊髓损伤。
针对这一特殊病例,菅凤增博士在其多年国外所学和大量手术经验的基础上,为患者制订了利用内窥镜技术显露脊髓前方的手术方案。该方案是将显微镜及内窥镜技术相结合,采用单纯后入路的方式进行手术,这样不仅可减少患者的痛苦,还可同时对后方压迫脊髓的黄韧带进行减压处理。然而,这种方法对施术者的技术要求很高,操作中的微小失误都可能造成患者双下肢截瘫或大小便失禁。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菅凤增博士做了大量术前准备,还对部分手术器械做了改进。
手术时,菅凤增博士先用高速磨钻去除了患者增生、钙化的黄韧带,使其脊髓首先从后方获得了充分减压。接着,他又切除了患者的右侧椎弓根。然后,他在显微镜下用金刚石高速磨钻磨除患者的部分椎体后缘,并扩大椎间隙,从中导入30°角的内窥镜,使整个椎间盘一览无余。由于患者椎间盘与椎体的附着处大多已被磨除,在内窥镜下,菅凤增博士用改进的手术器械安全地将患者压迫脊髓的椎间盘全部切除。为防止椎弓根切除及椎间盘切除后可能造成的脊柱不稳,他又为患者进行了椎弓根及钛棒的内固定处理。手术按照预案顺利进行,最终获得成功。
术后第一天,患者双下肢的活动功能便有了恢复。一周后,患者已能下床活动。
据文献检索,此前只有美国匹茨堡大学发表过利用显微镜联合内窥镜技术切除胸椎间盘的报告。
(褚哓明)
作者: 2006-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