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骨科

特发性脊柱侧凸双侧椎旁肌褪黑素受体含量的差异性比较研究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826-8298(南京)为了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凸椎旁肌中褪黑素受体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的关系。研究者将本实验共分3组:特发性脊柱侧凸组:20例,平均Cobb角56°±......

点击显示 收起

2007年04月10日 中华外科杂志 2006 Vol.44 No.12 P.826-829 8 (南京)为了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凸椎旁肌中褪黑素受体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的关系。研究者将本实验共分3组:特发性脊柱侧凸组:20例,平均Cobb角56°±16°,顶椎位于T6-11。其中Cobb角>50°10例,Cobb角≤50°10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组:12例,平均Cobb角59°±33°,顶椎位于T7-12。对照组:取10例非脊柱侧凸病例作为对照。采用RT-PCR方法检测所有病例两侧椎旁肌中褪黑素受体两种亚型MT1、MT2 mRNA的表达量。结果特发性脊柱侧凸和先天性脊柱侧凸组顶椎区凹侧椎旁肌MT2 mRNA的表达量明显小于凸侧(P<0.05),MT1 mRNA的表达量两侧无显著差异(P>0.05)。特发性脊柱侧凸组中Cobb角>50°的病例顶椎区凹凸侧椎旁肌MT2mRNA表达量的比值与Cobb角≤50°的病例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两侧椎旁肌MT1、MT2mRNA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两侧椎旁肌MT2 mRNA的表达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为继发性改变,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病中不起主要作用。
作者: 2007-4-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