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骨科

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抗炎药的害处要比预想的大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com)5月7日消息--在澳大利亚60岁以上的人群中,髋部慢性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普遍较高,全髋置换术不仅可显著减轻髋关节的慢性疼痛,还有助于提高大多数患者的运动功能,因此是有效的治疗措施。异位骨是一种在手术侧的髋关节周围软组织中形成的异常骨。据统计,约有三分之一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会在术后数月里发生异位骨......

点击显示 收起

2007年05月08日 Doctor’s Guide 2007,5 12 医学空间(MEDcyber.com)5月7日消息--在澳大利亚60岁以上的人群中,髋部慢性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普遍较高,全髋置换术不仅可显著减轻髋关节的慢性疼痛,还有助于提高大多数患者的运动功能,因此是有效的治疗措施。异位骨是一种在手术侧的髋关节周围软组织中形成的异常骨。据统计,约有三分之一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会在术后数月里发生异位骨的形成。有研究表明,术后立即给予抗炎药物不仅有镇痛作用,还有助于避免异位骨的形成;但也有证据表明,抗炎药的应用会增加出血性事件的发生风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研究人员近期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共纳入了900多名来自20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矫形外科的患者,在评估了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抗炎药物的益处和风险后发现,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抗炎药物有百害而无一利。研究人员指出,该项大型研究的意义在于,其提示了即使是临床上普遍采用的常规治疗措施也要以足够的循证医学资料作为依据。
作者: 2007-5-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