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骨科

研究者对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黄韧带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初步鉴定

来源:医学空间
摘要:《中华骨科杂志》2007年第27卷第9期中国研究者探讨了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发病机理。2004年3月-2004年12月研究者对8例行后路减压的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5岁)进行术中取材,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华骨科杂志》2007年第27卷第9期 中国研究者探讨了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发病机理。2004年3月-2004年12月研究者对8例行后路减压的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5岁)进行术中取材,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非骨化区域的黄韧带细胞,并进行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等方面研究;同时对7例急性外伤性下胸椎压缩骨折行胸椎后路减压术的患者(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8岁)进行术中取材,体外培养青壮年患者的下胸椎黄韧带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发现体外成功地培养出黄韧带细胞15株,其中骨化患者黄韧带细胞8株(OLF1~OLF8),正常黄韧带细胞7株(NLF1~NLF7),黄韧带细胞可以在体外增殖和传代,通常正常黄韧带生长较慢,而骨化患者的黄韧带细胞则生长较快,并且可形成典型的钙结节样结构;80%以上的细胞呈碱性磷酸酶(ALP)强阳性反应;细胞内的ALP活性及其合成的骨钙素(BGP)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细胞浆有BMP-2与TGF—betal的阳性表达,表明体外培养的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非骨化区域的黄韧带细胞呈现典型的成骨细胞表型特征:而正常黄韧带细胞主要为成纤维细胞表型。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的非骨化区域中存在大量具备典型的成骨细胞表型特征的细胞,可能被骨形成蛋白等骨生长因子所调控。
作者: 2009-7-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