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中医临床快报

紫荆皮≠紫金皮

来源:www.zyzwtp.com
摘要:紫荆皮一名,首载于《日华子本草》,为皮肤科要药,系豆科植物紫荆Cercischinensis的树皮,历代医药文献均有记载。如《本草品汇精要》、《植物学大辞典》、《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实用中药学》、《中药大辞典》等。紫金皮,首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为骨伤科要药,系木兰科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longipeduncuhata......

点击显示 收起

     紫荆皮一名,首载于《日华子本草》,为皮肤科要药,系豆科植物紫荆Cercis chinensis的树皮,历代医药文献均有记载。如《本草品汇精要》、《植物学大辞典》、《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实用中药学》、《中药大辞典》等。《群芳谱》、《本草纲目》对其做了详细的植物形态和临床应用的描述。

    紫金皮,首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为骨伤科要药,系木兰科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longipeduncuhata的根皮。

    由于“荆”、“金”读音相近,部份省区在商品中药中一字之差,将木兰科植物紫金皮误写成豆科植物紫荆皮,造成同物异名,名不符实现象。《中药研究文献摘要》指出:“紫荆皮与紫金皮是两种药物……二者截然不同”,并明确指出:“浙江和上海所用紫荆皮,实为紫金皮,应引起注意,以免继续混淆”。

    紫荆皮与紫金皮,其基原、入药部位、临床性效、处方用名、调配应付品等完全不同的两种药物,国家卫生部药政局等编撰颁布的《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已将其分别收载。

    为统一全国中医处方用名,真正做到一药一名,保证中医临床用药质量和临床实质疗效,以及学术交流,处方中药用名应统一规范于《全国中药炮制规范》所法定的处方用名,以免造成全国范围内的中医处方用名混乱。

    全国各地中医处方用名与药房调配(包括其原种、入药部位、加工炮制)均有较大的出入。而目前《药典》的处方用名和处方用药剂量在好多地方并没有深入贯彻下去,失去《药典》权威性。

    笔者在各地讲学和检查药房工作中发现,中医处方用药质量甚差,处方用名与实付品种极不统一,如茎原种不同的红藤、地丁、紫金皮、紫荆皮、通草、五加皮、刺五加皮、黄芪、独活、木通等以及谷芽、稻草、麦芽;建曲、神曲不分;入药部位不同的柴胡、龙胆、威灵仙、鸡血藤、芦根、细草、夏枯草等。我们对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多家市、县中医院中药房药物名称与实物进行了调研,发现有的医院竟然有十多种药物名实不符,社会药房药品质量更差,好多药物品种入药部位不符,甚至与国家规定完全背离。医院(包括供货单位)中药质检人员对中药饮片的鉴别知识欠缺,经验不够,中药基本素质低,这方面的技术人材奇缺。

   

作者: 2006-9-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