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中医临床快报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专栏达肝法治疗糖尿病诸症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是全国著名老中医印会河教授的学术继承人。2006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荣誉称号。...

点击显示 收起

    糖尿病患者常因抑郁、焦虑、恼怒、忧愁、工作压力大等导致肝失条达,肝郁气滞,三焦气化失常,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脏腑功能不相协调,变生诸症,所谓:“一有怫郁,诸病生焉。”笔者以达肝诸法(舒肝、清肝、柔肝法)治疗糖尿病诸症,常获良效。
  1.舒肝法
  肝气易郁:肝主疏泄,生性刚悖,不良情志的刺激可造成肝失条达,轻则气郁,甚则气逆,故舒达肝气是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舒肝降胃法  主要用于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西医诊断可为糖尿病胃肠麻痹或浅表性胃炎等。辨证属于肝气失和,腑气不降。症见胃脘膨闷胀饱或疼痛,脘痛连胁、纳食不香、嗳气频繁、腹胀、便秘、甚则呕吐,遇情志不遂则病症加重,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治宜舒肝理气,和降胃气。拟香苏平胃散加减,香附10g,苏叶10g,青皮10g,苍术10~15g,半夏10g,厚朴6~10g,太子参10~20g,茯苓10~30g,旋覆花10g,代赭石20~30g,桔叶10g,绿萼梅6~10g等。若胃脘发凉,进凉食则腹泻,胃脘疼痛得热则舒等,可酌加干姜6g、吴萸3~6g、乌药10g等;胃脘灼热,口干便燥者,加竹茹10g、丹皮10~15g、栀子10g、生军3~10g等;忧思恼怒,症状加重者加佛手10g、代代花6g、广郁金10g等。
  舒肝健脾法  主要用于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西医诊断可为糖尿病伴慢性肝炎或慢性胃炎,脂肪肝等。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的患。症见两胁胀满、纳差、便溏、倦怠、四肢酸懒、舌苔白微腻或厚腻、脉弦。治宜健脾调肝,益气化湿。拟参苓白术散与逍遥散合方加减,柴胡10g,当归10~30g,芍药10~20g,枳壳10g,茯苓10~30g,白术10~15g,泽泻10~15g,陈皮10g,山药10~15g,党参10~20g等。若肥胖兼便溏之人,可酌加猪苓15~30g、生薏仁30g、炮姜6g等;兼便秘者可加炒决明子30g、炒莱菔子15g、厚朴6~10g等。
  舒肝开肺法  主要用于糖尿病肾病伴水肿,西医诊断可为糖尿病肾病等。辨证属于三焦不利,水道壅滞。症见面目肢体浮肿、四肢酸懒、脘腹胀满、甚则尿少、有腹水等,舌苔薄白、脉沉或细。治宜舒理肝气、开提肺气(取“提壶揭盖”之意)、行水消肿。拟开肺行水方,柴胡10g,赤芍15g,当归10~30g,桃仁10g,地鳖虫10~20g,葶苈子10~20g,大枣5枚,椒目10g,桔梗10g,紫苑10g等。若纳呆食少、便溏倦怠者加茯苓10~30g、猪苓10~30g、苍术10~15g等;若面色白光白或晦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脉沉迟无力者加制附片6~15g、桂枝6~10g、生姜6g(或干姜6g)等。
  2.清肝法
  肝火易炽  肝属木,内寄相火;另外,肝气郁久化热,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气有余便是火,对肝经有热者,宜清宜利。
  清肝利胆法  主要用于糖尿病伴肝、胆、胰脏诸病症,西医诊断可为糖尿病伴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慢性胰腺炎等。辨证属于肝胆疏泄不利的患。症见右胁疼痛、腹胀、腹痛、纳食不香、消化不良、甚则尿如茶色等,舌苔黄腻,脉弦或滑。治宜疏肝利胆。拟大柴胡汤或茵陈五苓散加减,柴胡10g,黄芩10g,枳壳10g,清半夏10g,生军3~6g,茵陈10~30g,茯苓10~30g,白术15g,当归10~30g。热盛尿少者加连翘10~15g、赤小豆15~30g、猪苓15~30g 等。胁痛甚者加川楝子10g、元胡10g;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0g、苏叶6~10g、黄连6~10g;脘腹痞闷者加白叩仁3~6g、木香6g;便秘者加枳实10g、厚朴10g、元明粉3~6g;胆囊有砂石者加川金钱草30g、鸡内金10g;瘀重者加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王不留10g;胁肋结块者加鳖甲30g、穿山甲10g、莪术6~10g、夏枯草15g等。 
  清肝泻火法  主要用于糖尿病兼郁热诸症,西医诊断可为糖尿病伴血管神经性头痛、糖尿病皮肤疖肿等。辨证属于肝火上炎等实证。症见头痛、目赤肿痛、鼻衄、疮疡或伴口苦、心烦、少寐、易惊多怒、便秘等,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火,消郁热。拟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10g,栀子10g,柴胡10g,茯苓15~30g,当归15~30g,通草6~10g,薄荷3~6g,龙胆草10g等。大便秘结者可酌加天冬10~30g、生首乌15g、炒决明子30g、生军3~10g等;若鼻衄较重,可将山栀改为黑山栀,再酌加黄芩炭10g、仙鹤草15g等;皮肤疖肿加金银花15g、连翘15g、公英15~30g、地丁15g;热扰心神少寐易惊者加胆星6~10g、珍珠母30g、夜交藤15g等。
  清肝燥湿法  主要用于糖尿病兼有湿热上扰的病人,西医诊断可为糖尿病伴高血压等。辨证属于肝火上炎及肝胆湿热诸症。症见头痛耳鸣,头重昏晕,心烦易怒,睡少梦多,掌热尿黄,大便或干或黏滞不爽等,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有力。治宜清肝燥湿、泻热潜阳。拟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0~15g,柴胡10g,车前子10~15g,泽泻15g,木通6g,夏枯草15g,苦丁茶10g,川断15g等。若病人大便干燥较甚,可酌加川军3~10g、炒决明子30g;头昏目花可酌加菊花10g、钩藤10g、白蒺藜10g等。
  3.柔肝法
  肝血易亏,肝阴易虚,肝以血为本,体阴用阳,肝血充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才能赖其所养,对血不养筋或肝风内动者宜用柔肝之法。
  柔肝舒挛法  主要用于糖尿病患者脏器或筋脉挛急,西医诊断可为糖尿病伴腓肠肌痉挛、胃或肠痉挛等。辨证属于肝阴不足,血不养筋。症见阵发性手足拘挛或腿部痉挛、胃肠痉挛、胃痛或腹痛不能直腰,舌苔少、脉弦细。治宜滋养肝血、舒解痉挛。拟芍药甘草汤加味,芍药30g~60g,甘草15g,生薏仁30g,木瓜15g、,钩藤10g,白蒺藜10g,珍珠母30g等。兼有血虚,血不养筋的手足拘挛或腿部痉挛,可加川芎6~10g、当归10~30g、丹参10~30g;兼有胃寒的胃肠痉挛,可加高良姜6~10g、吴萸3~10g。
  柔肝熄风法  主要用于阴亏于下,风动于上的糖尿病兼脑功能异常,西医诊断可为糖尿病伴各种脑血管疾病,或帕金森氏综合征等。辨证属于肝风内动。症见头晕目眩,头或手足颤动,甚则肢体抽搐等症,舌苔少、脉弦细。治宜滋养肝肾,平熄肝风。拟羚角钩藤汤加减,羚角粉2g,钩藤10g,桑叶10g,菊花10g,茯苓15g,生地10~30g,玄参10~30g,生牡蛎30g,川贝母10g,白芍10~20g,茯苓15g,甘草6g等。病程较久或兼有瘀血症者,可酌加丹参10~30g、当归10~30g、川芎6~10g、桃仁10g、红花10g等;善忘或神呆,髓海不足者加鹿角胶10~20g、龟板胶10~20g、枸杞子10~20g、何首乌10~15g等。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郁之甚者……木郁达之。”“木郁达之”是针对“肝郁”提出的具体治法,《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仲景亦云:“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调肝并非一味简单地堆积舒肝理气之品,我们应该根据肝脏自身的生理特点及肝与其它脏腑的关系,针对不同病症拟定恰当的调理方法,如景岳所云:“郁而太过者,宜裁之、抑之;郁而不及者,宜培之、助之。”朱应皆云:“肝病变幻多端,总宜从其性,适其宜,而致中和,即为达道。”舒肝、清肝、柔肝诸法应用得当,可以恢复肝脏疏泄条达的功能。

  简  历
  徐远 ,1958年出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是全国著名老中医印会河教授的学术继承人。2006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荣誉称号。崇尚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预防及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发表论文20余篇;副主编、参编著作7部,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

作者: 徐 远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