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呼吸系统相关

哮喘在呼吸道局部发生的奥秘被揭示

来源:健康报
摘要:在刚刚揭晓的2010年度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的奖项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学院博士生导师、检验科主任姜晓峰教授课题组的哮喘在呼吸道局部中的发生机理研究获得一等奖。该研究揭示,呼吸道局部白细胞介素-13(IL-13)分泌增多是引发哮喘的重要元凶,硫酸酯酶修饰因子2(SUMF2)可抑制IL-13在呼吸道局部的......

点击显示 收起

        在刚刚揭晓的2010年度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的奖项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学院博士生导师、检验科主任姜晓峰教授课题组的哮喘在呼吸道局部中的发生机理研究获得一等奖。该研究揭示,呼吸道局部白细胞介素-13(IL-13)分泌增多是引发哮喘的重要元凶,硫酸酯酶修饰因子2(SUMF2)可抑制IL-13在呼吸道局部的分泌,并对遏制哮喘的发作起到重要作用。这个发现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据介绍,以往研究表明,IL-13是哮喘发生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变异型IL-13更易引发哮喘,而后者的机理始终未得到合理的解释。姜晓峰带领课题组开展了为期8年的哮喘中IL-13基因突变位点及突变后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呼吸道上皮细胞和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分泌的IL-13在哮喘中的确扮演重要角色,堪称哮喘各种局部炎症反应的始动因子;分泌后的变异IL-13使IL-13信号转导途径发生了改变,更容易导致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因子6(STAT6)的磷酸化,加重气道的高反应和炎性因子的分泌。在哮喘发作的背后,不仅有IL-13变异的影子,还首次发现SUMF2能抑制IL-13的分泌,为哮喘诊治提供了新靶标,提供了哮喘诊断控制的新思路和新策略。  



  研究还发现,IL-13有4个基因多态位点与黑龙江地区人群哮喘的易感性密切相关,这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其后代患哮喘的风险。利用这些基因位点对儿童进行筛查,选择容易罹患哮喘的人群,检测其血浆IL-13水平,并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验项目,有望使一些难以诊断的哮喘类型得到确诊。
作者: 2011-2-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