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肝胆病

HCV蛋白酶抑制剂BI201335有强效抗病毒活性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本月初在柏林举行的第46届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年会暨国际肝脏会议上公布的两项临床Ⅱb研究(SILEN-C1研究和SILEN-C2研究)的数据,显示了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发的丙肝病毒(HCV)NS3/4A蛋白酶抑制剂BI201335,在初治和经治的慢性基因1型丙肝病毒(HCV)感染患者中的优异疗效。基因1型的HCV是在所有HCV感染治疗中最有......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月初在柏林举行的第46届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年会暨国际肝脏会议上公布的两项临床Ⅱb研究(SILEN-C1研究和SILEN-C2研究)的数据,显示了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发的丙肝病毒(HCV)NS3/4A蛋白酶抑制剂BI201335,在初治和经治的慢性基因1型丙肝病毒(HCV)感染患者中的优异疗效。基因1型的HCV是在所有HCV感染治疗中最有挑战性的基因分型。

  

  丙型肝炎是肝脏感染性疾病,也是慢性肝病和肝移植的主要原因。在全球范围内,慢性HCV感染患者人数估计达到1.7亿,每年新发感染病例总数为300万~400万。在慢性感染患者中,平均在20年之内有20%的人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发生后的死亡率为每年2%~5%。

  

  SILEN-C1研究结果显示,BI  201335具有强效抗病毒活性,240mg每日一次加上目前的标准治疗(SOC),即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和利巴韦林(RBV),在之前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患者中达到了83%的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SVR,也被认为是病毒学治愈的标志);有高达87%的患者的总体治疗时间从48周降至24周;达到扩展快速病毒学应答(eRVR,定义为血浆病毒载量在第4周时小于25IU/ml,在第8~20周时达到不可测水平)的患者在第24周时再次随机分组,其中92%的患者达到SVR,而且不依赖于SOC治疗的时间。

  

  除了在所有剂量水平(120mg或240mg)达到高效性之外,BI  201335  每日给药一次联合SOC还显示了优异的耐受性和安全性:BI  201335治疗组最常见的剂量依赖性不良事件是轻度胃肠道不适、轻度皮疹、源于单纯性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的黄疸。与安慰剂组相比,所有BI  201335  治疗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平均水平都得以改善。

  

  SILEN-C2研究则评估了BI  201335  在对以往至少12周的SOC治疗无应答的经治患者中的病毒学应答和安全性。结果显示,240mg的BI201335  每日给药一次联合SOC,可使之前对SOC无应答的患者达到41%的SVR,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正如在SILEN-C1研究中所观察到的那样,为期3天的SOC导入期与病毒学应答降低有关。

  

  “SILEN-C1和SILEN-C2研究的最终结果,显示了这种每日口服一次的蛋白酶抑制剂在广泛的HCV感染患者中具有出色疗效的潜力。”勃林格殷格翰公司高级医学副总裁Klaus  Dugi教授指出,“目前HCV领域的标准治疗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效果不理想。而像BI  201335这样的蛋白酶抑制剂所达到的病毒学治愈率,为在大多数HCV感染患者中改善治疗效果、缩短总体疗程带来了希望。”(章惠)
作者: 2011-6-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