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

慢性功能障碍的人类心脏中发现了活性干细胞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2005年06月02日(医业网)6新研究表明,心脏甚至终末期衰竭心脏中存在多功能的心干细胞。主要研究人员、纽约医学院的安维沙(PieroAnversa)告诉路透社记者,本结论最终将平息心脏......

点击显示 收起

2005年06月02日 (医业网) 6 新研究表明,心脏甚至终末期衰竭心脏中存在多功能的心干细胞。
主要研究人员、纽约医学院的安维沙(Piero Anversa)告诉路透社记者,本结论最终将平息心脏是一种分化后器官的理论,并指出了一种探索心干细胞用于故障心脏的策略。“即使是终末期衰竭,你仍有一个很好而且可能利用的储备库”,他说。心干细胞可以从心脏中取出,在体外增殖,然后重新注入心脏;或是找到一种在原部位促进心干细胞生长的方法,他补充,“很可能这两种策略多少都能改善衰竭心脏的能力”。

他和同事测量了20名急性MI死者、20名因为终末期梗塞后心肌病进行心脏移植的病人和12名对照者心脏中心干细胞的生长和老化。结果发表于本周的《国立科学院院刊》电子版(PNAS Early Edition 2005)。

研究者发现,急性梗塞后正在分裂、有端粒末端转移酶活性的心干细胞(CSCs)迅速增加,而且慢性心肌梗塞的心脏中也有较小程度增加。急性MI后CSCs的分裂指数是对照者的29倍,是慢性衰竭心脏的14倍。7个MI后心脏表明有“自发、强烈的心肌再生,面积侵入到死亡组织”,但慢性梗塞后心脏没有。研究者还在CSCs中发现了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祖细胞。

但急性MI后CSCs中出现了老化和凋亡,在慢性障碍的心脏中程度更大。虽然安维沙和同事在急性MI后的心脏中发现每立方厘米有26000个有活性的CSCs,但在慢性障碍的心脏中减少到约7000个。“慢性缺血性心肌病中有功能活性的CSCs的减少可能是病情进行性恶化和最终心衰的基础”,研究者总结。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6-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