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

研究者完成对阴道滴虫的测序工作

来源:生命经纬
摘要:滴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性病(见备注1),最近,研究者完成了对引起滴虫病(trichomoniasis)的寄生虫——阴道滴虫(Trichomonasvaginalis)的测序工作。这项工作将有助于人类对滴虫病抗药性机制的理解,从而开发出新的诊断、治疗措施,甚至开发出疫苗策略。滴虫病是性传播感染疾病,男性、女性中都有可能发生,依照美国疾病控制......

点击显示 收起

滴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性病(见备注1),最近,研究者完成了对引起滴虫病(trichomoniasis)的寄生虫——阴道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的测序工作。这项工作将有助于人类对滴虫病抗药性机制的理解,从而开发出新的诊断、治疗措施,甚至开发出疫苗策略。此项研究发表在1月12日的《Science》杂志上,由美国国家卫生院所属的过敏和传染病国家研究所资助。

滴虫病是性传播感染疾病,男性、女性中都有可能发生,依照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美国每年有近740万新病例产生。对于滴虫病的关注,除了该病的广泛性外,还因为该病患者对HIV的易感性也增加,并可能通过性将疾病传给性伴侣。患有滴虫病的孕妇产下的婴儿体重偏轻(少于5磅,即少于2.3千克)或是容易早产。尽管现在市场上出现了用以治疗滴虫病的处方药——替硝唑(tinidazole)和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滴灵),但寄生虫产生的抗药性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对阴道滴虫的遗传图谱进行粗略分析后,研究者发现当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基因。重复基因大约占了全部基因组的65%。尽管对于如此庞大的重复序列科学家们没有给出完整的解释,但是研究者认为它们是长期进化的产物。从刚开始的肠中寄生到后来的泌尿生殖道中寄生,这些过程都会促使细胞体积增大,也伴随着基因组的显著变大。

研究者发现在此基因组中存在150多处细菌基因插入的现象,暗示细菌基因可能对寄生虫代谢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对基因组的分析还展示了可能对阴道滴虫附著、感染宿主起作用的表面蛋白。此外,研究者们还分析了一些可能与阴道滴虫的氢酶体(参见备注2)相关的蛋白;这些蛋白为寄生虫提供能量,也是上面提到两种药物的靶标分子,这将揭开寄生虫抗药的秘密。“对于阴道滴虫感染机制的理解,不仅有助于开发药物治疗该病,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解决与滴虫病相关的性病传播问题,包括衣原体感染(chlamydia)、淋病  (gonorrhea)等。”研究者说。



备注1:性病

性病是指主要由性接触而传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自1983年日内瓦专家会议后定名为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现学术界多倾向于使用STI的名称,即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性病的范围除了过去的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等5种之外,还包括非淋球菌性尿道炎、艾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器念珠菌病、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病、疥疮、阴虱、传染性软疣以及乙型病毒性肝炎等20多种与性行为、性接触密切相关的传染病。这是广义上的性病。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性传播疾病防治管理办法》把艾滋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球菌性尿道炎、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作为我国疫情报告的8种性传播疾病。这些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性病”。



备注2:微体(microbody)

微体和溶酶体在形态上相似,它们只能从所含酶的性质才能区别微体和溶酶体。目前已知的微体类型有四种: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乙醛酸循环体(glyoxysome)、氢酶体(hydrogenosome)和糖酶体(glycosome)。它们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

过氧化物酶体存在于动物和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体是由单位膜包裹的小体,其形状有圆球形、椭圆形、卵圆形或哑铃形,它的直径为0.2~0.5微米(一般为0.5微米),其中含有中等电子致密度的颗粒状基质或呈均匀无结构状。在大鼠肝和烟草叶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有结晶状的核心,即类核体(nucleoid)。但在人肝的过氧化物酶体中,无尿酸氧化酶,故它无类核体的结构。过氧化物酶体中的核心,在大鼠肝和某些植物的过氧化物酶体的核心,分别为尿酸氧化酶和乙酸氧化酶存在的场所。过氧化物酶体在动物细胞中的功能推测分解过多的H2O2以调节控制细胞内H2O2含量,以保护细胞免受高浓度H2O2的毒害。尿酸氧化酶在降解嘌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此外,过氧化物酶体在从事脂类吸收、转运或贮存的细胞中为数甚多可能与脂代谢有关。过氧化物酶体在植物中的功能比较清楚,它们是乙醇酸氧化的场所。

乙醛酸循环体仅见于植物细胞内。它们也含有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此外,还含有催化乙醛酸循环和B-氧化的酶系,故它具有另一种功能。

氢酶体是在一类鞭毛虫(称毛滴虫)中发现的。它含有适量的脱氢酶和一种特殊的电子传递蛋白,因此,这种微体能使丙酮酸氧化成乙酸和二氧化碳,由于它有能力产生氢故称它为氢酶体。

糖酶体是在许多原生动物的血液寄生虫中发现的。这种细胞器含有糖酵解链的酶,故称之糖酶体。它的主要功能可能是在无氧条件下跟线粒体一起协作,提供含糖酶体细胞的能量需要。
作者: 2007-1-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