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

香港大学研究:基因变异增加患巨结肠症风险

来源:新华网
摘要:据明报报道,香港每年约有20名初生婴儿患上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须切除病变肠管才能存活,香港大学一项研究发现,NRG1基因变异会增加患病风险,这发现有助预防疾病和开发新治疗方法。港大采用先进的Affymetrix500K基因芯片技术,在200名患病婴儿和408名健康小童两组人身上抽取血液,进行全基因组的搜索。在分析DNA测试得......

点击显示 收起

        据明报报道,香港每年约有20名初生婴儿患上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须切除病变肠管才能存活,香港大学一项研究发现,NRG1基因变异会增加患病风险,这发现有助预防疾病和开发新治疗方法。

        港大采用先进的Affymetrix  500K基因芯片技术,在200名患病婴儿和408名健康小童两组人身上抽取血液,进行全基因组的搜索。在分析DNA测试得出的大量数据时,发现NRG1基因的遗传变异在病人组的频率较高,证实NRG1基因参与了肠神经细胞的形成过程,其变化也损害了肠道神经细胞的正常发育过程。  

        研究发现,25%患儿有NRG1基因变异,比仅14%正常儿童有NRG1基因变异,高约两倍。  

        亚洲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发病率是1.5:5000,比全球的1:5000高。港大小儿外科讲座教授谭广亨表示,即使经过手术切除缺乏神经细胞的病变肠管,仍有一至三成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例如肠塞、便秘、肚泻及失禁等。  

        今次研究加深对该症发病机制的认识,有助预防疾病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综合几个基因研究,有助判断患儿父母下一胎患上该症的风险。谭广亨指出,5至8%患病案例有家庭成员曾患先天性巨结肠症。研究结果已在上月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作者: 2009-3-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