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

给病人开什么药将量“基因”裁衣

来源:重庆日报
摘要:当然不,所以一种药也不会适合所有病人。”昨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个性化医疗已成为一种趋势,这就意味着,今后,除病症外,医生还将根据病人的基因,开出个性化药方。可这些药对每个病人都有效吗。其实不然,贺林说,同样的病、同样的药,对不同病人产生的疗效可能完全不同,有的可能疗效显著......

点击显示 收起

  “一个尺码的鞋子会适合所有人吗?当然不,所以一种药也不会适合所有病人。”昨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个性化医疗已成为一种趋势,这就意味着,今后,除病症外,医生还将根据病人的基因,开出个性化药方。



  而在现实的诊断中,同样的感冒,往往医生开出的药方是一样的。可这些药对每个病人都有效吗?



  其实不然,贺林说,同样的病、同样的药,对不同病人产生的疗效可能完全不同,有的可能疗效显著,有的却可能产生很强的副作用。有研究发现,同一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效果差异可达300倍。



  “之所以会有不同的药物反应,和年龄、体重等无关,这是由于人类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贺林称,理解人类基因的个体差异,可帮助医生选择、设计更加个性化、准确的治疗方法,即在诊断疾病阶段,医生就要明确病人的基因,在此基础上,再开出药方,这就是个性化医疗。



  贺林还勾画出一幅个性化医疗的蓝图:今后,病人到医院看病时,除了常规的诊断方案外,还将提供和自己遗传档案相关的资料与数据,在医生提供的多个治疗方案之间进行筛选,包括药的品种、服用剂量和效果等,以获得最佳疗效和最低的副作用。



  据了解,个性化医疗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美国已开始应用个性化医疗,有80多种药已标上了基因标签,可供医生选择。



  “个性化医疗虽然美好,却面临很多难题。”贺林说,比如需要发现更多影响药物作用的基因;需要更多临床层面的配合;需要降低测定基因组图谱的成本等。



  (记者  李珩  张亦筑)



  “胃肠病学大师”汉斯·格里格森:



  西方国家也在借鉴学习中医养生



  世界著名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家汉斯·格里格森,是胃肠道生物力学的开创者。这位丹麦奥斯胡大学的教授,已经是重庆的老朋友了。此次来渝参加“2011国际知名研发机构重庆行动”,汉斯带着两个目的:推动更多的中丹两国学生进行互访交流,促成他与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合作达成更多意向。



  热衷推动两国学生互访交流



  汉斯·格里格森不仅是一位当今世界生物力学的知名专家,同时,他还是一位热衷于推动中丹两国友好往来的使者。去年,丹麦高校联盟与中国教育部共建中丹科教中心,作为中心主任,汉斯一直致力于为更多的中丹两国学生搭建平台,提供互访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汉斯·格里格森向记者透露,中丹科教中心正在筹划一项人才交流计划,到明年,将有近140名中丹学生进行互访交流,这些学生将互相学习交流两国的水资源与环境、新能源、纳米技术、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专业。



  1997年,汉斯·格里格森及其团队与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多年来,双方一直开展学者互访,联合培养研究人员。汉斯·格里格森说,从2009年开始,双方签订了一份长达十年的合作协议,重庆大学正在引进汉斯的8项研究专利和部分新型医疗器械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我期待代表世界顶尖研究水平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在重庆‘生根发芽’。”



  中医养生调理胃肠平衡



  由于在胃肠道生物力学方面的卓越贡献,2008年,汉斯·格里格森获得了美国胃肠病学会颁发的“胃肠病学大师奖”。



  众所周知,胃肠病是常见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左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极易转化为癌症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和控制胃肠病呢?这位世界“胃肠病学大师”的答案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实际上,如今,西方国家也正在学习运用中医养生的方法来调理胃肠道菌群平衡。



  “在西方国家,人们喜欢快餐和油炸品,这是造成胃肠病的主要罪魁祸首。”汉斯·格里格森表示,不健康的饮食和不良饮食习惯极易造成胃肠病,建议市民不要吃太多快餐以及油炸食物。



  “在中国,许多人喜欢用中草药配方以及茶道来调理胃肠平衡,这是一种科学而合理的方法。”汉斯·格里格森说,在丹麦,已经开发了不少中草药养生产品,今后,他也将不遗余力地推广这一预防和控制胃肠病的良方。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