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遗传与基因组

“三父母试管婴儿”规避新生儿先天疾病风险

来源:医药经济报
摘要:近期有媒体报道称,英国对于允许“三父母试管婴儿”,从而规避新生儿先天疾病风险的技术又近一步,这项技术可以用来避免逐渐虚弱并致命的线粒体疾病,其应用于临床或指日可待。尽管如此,一些基因和伦理学专家提出了对该项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质疑,因为借助这项技术诞生的新生儿会继承来自......

点击显示 收起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英国对于允许“三父母试管婴儿”,从而规避新生儿先天疾病风险的技术又近一步,这项技术可以用来避免逐渐虚弱并致命的线粒体疾病,其应用于临床或指日可待。尽管如此,一些基因和伦理学专家提出了对该项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质疑,因为借助这项技术诞生的新生儿会继承来自一名男性和两名女性的基因,跨越了伦理界线。

诚然,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客观存在利弊双重性。一方面提供了人类可能进入一个按照自身需要改造和创造生命的时代;另一方面,新技术在人类繁衍后代领域的应用,无疑是对人类几百万年来自然生殖方式的一种挑战,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医学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因此,在将当今科学发现应用于实践时,尤其是涉及到创造人类自身的“造人”工程,人们始终会存有是否将会产生负面影响、是否合适等疑虑。其间,科学与伦理道德始终在彼此制约和彼此推动着。

    改造线粒体

    英国政府早在2005年就允许纽卡斯尔大学开展具有两个母体遗传物质的人类胚胎试验,用于线粒体疾病的研究。研究组成员玛丽·赫伯特表示:“我们想要为那些患有线粒体疾病的人带来不同生活,这种办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通常可以影响几代人。”

    线粒体是可能造成新生儿患先天疾病的元凶之一。这种细胞器携带自身的基因材料,称为线粒体基因组。在一些情况下,线粒体基因组可能发生突变,产生缺陷,从而导致新生儿罹患先天疾病。

    由英国广播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每6500名儿童中,就有一人生来患有“线粒体基因病”,引发肌肉虚弱、失明和心脏病。由于线粒体只经过母婴遗传,研究人员希望借助全新试管授精技术去除母亲卵子中有缺陷的线粒体,从而在更大程度上确保新生儿健康。因此,这项新技术需要除父母之外的另一名女子捐赠携带健康线粒体的卵子,新生儿会具有卵子捐赠者0.1%的遗传信息。

    去年,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利用8个月的时间来评估这一新技术,得出“符合伦理”的结论。同时,英国监管试管授精的独立机构人工授精与胚胎管理局就“三父母试管婴儿”技术展开了广泛征求民意的活动,以最终判定该项新技术能否应用于临床。

    负责评估的杰夫·沃茨表示:“如果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些技术足够安全且有效,如果有家庭愿意尝试,我们认为那符合伦理规范,但前提是他们获得适当的信息和支持。”

    伦理争议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在英国诞生,标志着人类在胚胎学上的重大进步。不久前,国际辅助生育技术监控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首名试管婴儿诞生至今,全球估计共有500万名试管婴儿来到人世。目前,试管婴儿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已占4%,每25个小孩中就有1个是试管婴儿,而美国的试管婴儿也已占到1%。现在,试管授精已被当作平常事。

    但是,有学者指出,完全除掉仅是有可能患上某种疾病的胚胎,违反伦理道德标准。同时,对于需要他人提供配子才能达到生育要求的家庭而言,意味着通过新技术出生的孩子将有两个母亲,异源辅助生殖中“第三者”遗传物质的插入打破了传统家庭的血亲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儿童的权力与义务冲击着家庭的结构稳定,还可能对儿童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

    此外,独立民间机构“人类遗传学警示”主管戴维·金则认为这种新技术有危险性。“它为允许创造基因修饰的新生儿提供了先例。”而此前就有研究者预言,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会让基因筛选在不久的将来愈演愈烈,以此达到有选择地决定胎儿的性别、肤色、携带致病基因等目的,最终变成从相貌、智力等方面对人类胚胎进行筛选,变成“设计”出生的婴儿。

    尽管存在争议,但不能忽视的是,试管婴儿技术对提高人口质量的确具有里程碑意义,各国政府为此仍不遗余力。3月20日,波兰卫生部就出台了为期3年的试管婴儿技术实施计划。该计划推出后,波兰1.5万多对期望利用试管婴儿技术生育孩子的夫妇可在未来3年内获得由政府提供的专项扶助基金。据介绍,波兰卫生部已经筹集到2.5亿兹罗提(约合4.97亿元人民币)专项基金,该计划从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到2016年6月30日结束。

    在英国人类受精和胚胎学管理局负责人莉萨·贾丁看来,“平衡去帮助家庭培育出健康孩子的欲望和这些孩子自身以及整个社会的可能影响至关重要”。而这必然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

    链接>>>

    “三父母试管婴儿”的技术原理

    [方法一]胚胎修复

    1)两个胚胎与精子受精,一个来自其母亲,另一个来自捐赠者。

    2)将携带遗传信息的细胞核从两个胚胎中移出,保留其父母的。

    3)将父母的细胞核移入到捐赠者的细胞中,从而得到健康的受精卵,再将其植入子宫里。

    [方法二]卵细胞修复

    1)收集携带缺陷线粒体的母体卵细胞和捐赠者健康的卵细胞。

    2)将两个卵细胞中的主要遗传物质全部移出。

    3)将母体的遗传物质植入到捐赠者的卵细胞中,然后进行受精过程。

作者: 2013-4-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