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皮肤病与性病

细胞因子疗法可医难治性皮肤病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2005年03月31日《健康报》细胞因子是指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很多细胞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因子大致上可分为六类,包括白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

点击显示 收起

2005年03月31日 《健康报》 细胞因子是指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很多细胞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因子大致上可分为六类,包括白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生长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近年来,细胞因子疗法已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在皮肤科可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等并取得一定的疗效。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人体发生的多种皮肤疣、尖锐湿疣(包括部分阴部皮肤肿瘤等)都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而这类疾病在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由于IFN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临床上在上述疾病去除疣体的同时,应用IFN-β外用或皮损内注射治疗,可使复发率显著降低。对于疱疹病毒感染,由于IFN本身具有抗病毒活性,且能激活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间接抗病毒作用,因而可用于对阿昔洛韦治疗抵抗的疱疹患者和复发性病例的治疗。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用于该病的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都有局限性。目前,对银屑病的研究认为该病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细胞的激活是发病过程中关键的一步,而细胞因子(主要是Th1型细胞因子)又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可用于银屑病治疗的细胞因子主要有IL-4、IL-10、IL-11、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等。特应性皮炎(AD)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伴有典型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异常。其患者血清中IgE水平升高,细胞免疫受到抑制,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Th2型细胞因子(主要是IL-4、IL-5、IL-13)的生成增加,且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被认为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由此认为这是一种Th2型淋巴细胞病。由于IFN-γ是一种重要的调节Th1/Th2平衡的调节因子,可抑制IL-4和IL-4介导的IgE的生成,并促进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因此可用来治疗特应性皮炎。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白塞氏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累及多系统的炎症性皮肤病,目前本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人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治疗一直比较困难。由于IFN本身具有抗病毒活性,并有免疫调节作用,因而被用于白塞氏病的治疗,且经研究证实有一定疗效。

皮肤肿瘤恶性黑素瘤是一种发生于皮肤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且转移发生较早,常规化疗和放疗效果均不佳。研究发现患者自身免疫反应在该病的自然病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近年来免疫疗法主要是细胞因子疗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其临床的治疗。目前可用于该病治疗的细胞因子包括INF、IL-2、TNF-α和IL-12等。而对于皮肤T淋巴细胞瘤采用IFN、IL-12、IL-2治疗,皮肤血管瘤采用IFN治疗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细胞因子疗法为许多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然而在应用中也发现该疗法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临床适应症及适应患者的选择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时细胞因子疗法的价格较昂贵、用药不方便(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可能发生的皮肤瘙痒、严重的红皮病和大疱性皮肤反应及一些全身症状等也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推广。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4-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