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药理学

三种不同药物作用下足细胞分子的变化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275-28114(北京)为了从足细胞分子的角度探讨抗蛋白尿药物作用的细胞分子机制。应用免疫沉淀检测nephrin与podocin、nephrin与CD2AP分子间作用以及nephrin磷酸化水平。通过分析不同......

点击显示 收起

2006年07月26日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6 Vol.22 No.5 P.275-281 14 (北京)为了从足细胞分子的角度探讨抗蛋白尿药物作用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者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注射阿霉素后次日分别给予利生普利、泼尼松以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干预蛋白尿。注射阿霉素后第3、7、14、28天每组处死6只大鼠,留取肾脏标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实时PCR、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各个时间点nephrin、podocin、CD2相关蛋白(AP)、d辅肌动蛋白(actinin)-4的分布、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应用免疫沉淀检测nephrin与podocin、nephrin与CD2AP分子间作用以及nephrin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第14天时肾病组尿蛋白显著增加。与肾病组相比,利生普利、泼尼松和ATRA干预后均显著降低了蛋白尿(P<0.05),减轻了足突融合.通过分析不同时间点足细胞分子的表达,显示3种干预药物均引起了nephrin、podocin、CD2AP表达的变化,维持了正常的nephrin磷酸化水平,而且利生普利和泼尼松首先抑制了podocin分子,而ATRA首先抑制了CD2AP分子的异常变化。与此同时,nephrin、podocin、CD2AP和α-actinin-4分子的分布在干预后也趋于正常。此外,无论在肾病组还是干预组大鼠,nephrin与podocin、nephrin与CD2AP分子间一直保持着共沉淀关系。可见利生普利、泼尼松和ATRA都通过稳定重要的足细胞分子nephrin、podocin、CD2AP来发挥它们的抗蛋白尿作用。
作者: 2006-7-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