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人体寄生虫

田鼠能抗血吸虫病感染 能否“送走”“瘟神”

来源:新华网
摘要:提起东方田鼠,人们也许会想起今年夏天发生在洞庭湖区的那场“人鼠大战”,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上涨的水位,四处打洞,啃食庄稼,威胁洞庭湖周围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800万亩稻田。记者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得到这样一个消息,我国科研工作者在成功发现东方田鼠抗血吸虫病感染这一现象后,通过多年研究,正......

点击显示 收起

        提起东方田鼠,人们也许会想起今年夏天发生在洞庭湖区的那场“人鼠大战”,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上涨的水位,四处打洞,啃食庄稼,威胁洞庭湖周围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800万亩稻田。  



        记者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得到这样一个消息,我国科研工作者在成功发现东方田鼠抗血吸虫病感染这一现象后,通过多年研究,正着手进行人类抗血吸虫疫苗的研究,欲借东方田鼠“送”走“瘟神”。  



        “小虫”无奈“田鼠”何  



        血吸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目前仍是危害人民生命健康、阻碍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问题。  



        东方田鼠分布于我国近20个省区及俄罗斯、朝鲜、蒙古等地。它不仅给农林生产造成损害,还给人类带来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然而,在洞庭湖区,它却是一个优势野生鼠种。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湖南血防所教授黎申恺等人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洞庭湖区,人畜共患血吸虫病,东方田鼠却“安然无恙”。他们在解剖数万只东方田鼠后,均未发现有血吸虫和虫卵。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血吸虫可以感染东方田鼠,但在其体内不能发育成熟,故不使其致病。  



        长期从事这一工作的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教授何永康对记者说,“东方田鼠是目前发现的惟一对血吸虫有天然抵抗力的哺乳动物。”  



        东方田鼠受“青睐”  



        为了利用好这种动物资源,特别是作为血吸虫感染动物模型更好地进行抗血吸虫病相关研究,科研人员对东方田鼠进行实验室驯化,开展东方田鼠实验动物化研究,实验室驯养和繁殖,均取得成功。东方田鼠实验动物化研究获得重要进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曹建平教授透露,尽管目前对东方田鼠抗血吸虫病机制的研究还不够,但他们在一些重要方面进行了探索。  



        曹建平介绍,经过多年努力,科研工作者从东方田鼠血清中分离纯化与其天然抗血吸虫感染特性相关的蛋白,发现一些成分如白蛋白可能是东方田鼠天然抗血吸虫感染的重要效应分子。  



        记者了解到,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发现这些现象:东方田鼠血清被动转移给受体小鼠(易感动物)可产生对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东方田鼠血清及淋巴细胞在体外对血吸虫童虫有杀伤作用……  



        “东方田鼠是研究抗血吸虫病机制和探索防治血吸虫病新策略的重要动物模型,可为抗血吸虫病免疫和疫苗的研究开辟新思路。”曹建平说。  



        疫苗研制遇难题  



        记者了解到,我国对血吸虫病免疫研究和疫苗研制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对血吸虫感染免疫和免疫调节机制的了解和认识缺乏,制约了血吸虫病疫苗的研究。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建立东方田鼠种质资源库,对其抗血吸虫机制作进一步研究,”中南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胡维新教授说,“目前,国内外尚无这方面的计划,利用东方田鼠抗血吸虫这一生物特性来筛选、开发抗血吸虫的新型生物制品,为预防、治疗血吸虫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但一些科研工作者担心,要顺利实施这一项目,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曹建平认为,从这些年的情况看,多学科合作,多部门联合攻关研究程度不够。他建议,要通过免疫学、实验动物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等学科专家合作开展相关研究,采用当今生命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思路,加强东方田鼠抗血吸虫机制和天然抗血吸虫感染的分子寻找,并对相应分子进行鉴定、验证和深入研究。   



        人才流失影响了这一项目进程。湖南省科技厅的黄耀透露,这些年,基层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纷纷跳槽,使这一项目的研究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  



        研究经费没有保障,使这项工作一度出现中断。
作者: 2007-9-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