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神经科

研究发现一夜好眠原因 与纺锤波脑电波有关

来源:新华网
摘要: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关键原因可能在于这些人睡眠时产生的一种脑电波能够有效屏蔽噪音。这项研究结果由美国《当代生物学》半月刊10日发表。纺锤波研究人员征集12名志愿者,要求他们连续三个晚上睡在一家睡眠诊所。第二、第三个晚上,研究人员制造电话铃声、交通嘈杂声、医疗设备运转声等噪音。...

点击显示 收起

        有人天生好眠,不管外面电闪雷鸣、喇叭声声,还是耳边电话铃响、鼾声不断,都能睡得香甜。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关键原因可能在于这些人睡眠时产生的一种脑电波能够有效屏蔽噪音。  



        这项研究结果由美国《当代生物学》半月刊10日发表。  



        纺锤波  



        研究人员征集12名志愿者,要求他们连续三个晚上睡在一家睡眠诊所。第一个晚上,周遭环境静谧无声;第二、第三个晚上,研究人员制造电话铃声、交通嘈杂声、医疗设备运转声等噪音。  



        研究人员借助脑电图(EEG)技术记录志愿者睡眠时的脑电波活动,结果发现,睡眠中对外界噪音是否敏感与一种名为纺锤波的脑电波有关。  



        英国广播公司(BBC)9日援引研究带头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学副教授杰弗里·埃伦博根的话报道,第一晚睡眠中纺锤波频率较高的志愿者较不容易在后面两晚被噪音吵醒,一些人甚至一觉睡到天亮。  



        阻传递  



        “最近数年研究发现,睡眠纺锤波由丘脑产生,丘脑是感觉信息向大脑传递的门户,先前假设纺锤波就是阻碍睡眠噪音的标记,”埃伦博根解释说,“我们的研究在人类身上证明这一假设。”  



        不过,研究人员并未完全弄清睡眠纺锤波是否直接阻碍声音信息向大脑传递。  

    

        埃伦博根说:“是否一个纺锤波与一个噪音同时发生,那么这个噪音可能受阻,(大脑)无法感知,使人能够保持睡眠状态。纺锤波越多,噪音与这种保护睡眠的脑电波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大。”还有一种简单解释,纺锤波可能仅是控制噪音敏感度的一个大脑活动迹象。  



        此外,研究人员也不清楚为何一些人的纺锤波频率较高。  



        待深究  



        研究人员认为,可以利用睡眠纺锤波作为生物标记,预测一个人将来是否难以应对嘈杂环境。他们还希望能够运用这项研究结果,帮助增强纺锤波,提高睡眠质量。  



        埃伦博根说:“在运用于人之前,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主要是因为我们想百分之百弄清它是否安全有效。但不管是明年还是未来10年,这项研究将为从脑部解决嘈杂环境(引起的睡眠障碍)打下基础。”  



        哈佛大学这项研究结果获得一些业内人士认同。英国爱丁堡睡眠中心主任克里斯·艾德兹科维斯基博士说,睡眠纺锤波一直被认为是睡眠品质的证明,但它们的具体功能不得而知。  



        “这是一篇有意思的论文,谨慎地将睡眠纺锤波与阻碍听觉刺激关联在一起,”他说。(黄敏)  



        新华网华盛顿8月9日电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在非常吵闹的环境下安然入睡,而另一些人只要稍有响动就会惊醒?美国研究人员9日发表报告称,原因可能在于前者拥有截然不同的自发性脑节律模式。  



        研究人员观察了一组受试者在实验室睡眠3个晚上的脑波模式。第一个夜晚很安静,第二个和第三个夜晚则因引入多种声音如电话铃声、说话声、医疗器械声等,而显得嘈杂。通过测量受试者的脑波,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产生睡眠纺锤波越多者,遇到噪音时保持睡眠状态的可能性越大。  



        领导这项研究的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杰弗里·埃伦博根说,这是由于丘脑阻止了感觉信息到达感受声音并对声音做出反应的大脑区域,而睡眠纺锤波有助于阻止感觉信息到达丘脑,“更多的睡眠纺锤波意味着更稳定的睡眠,即便在遇到噪音的情况下”。  



        这项研究成果9日发表在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希望将来能设计出通过行为技巧、药物或装置增强睡眠纺锤波的方法,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
作者: 2010-8-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