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消化系统

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干扰素α治疗后的长期随访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39:804-810)干扰素α(IFN)对慢性乙肝(CHB)患者病情进展和死亡率的长期影响的资料很少。为评价影响临床预后和存活率的因素,我们对在1978至2002年间接受IFN治疗的165例乙肝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治疗应答定义为IFN治疗结束后12个月,HBeAg消失。平均随访期为8。...

点击显示 收起

(HEPATOLOGY 2004;39:804-810)

干扰素α(IFN)对慢性乙肝(CHB)患者病情进展和死亡率的长期影响的资料很少。为评价影响临床预后和存活率的因素,我们对在1978至2002年间接受IFN治疗的165例乙肝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平均IFN用量为30百万单位 (MU)/周(范围:2-70 MU/周),平均疗程为16周(范围:1-92周)。治疗应答定义为IFN治疗结束后12个月,HBeAg消失。平均随访期为8.8年(范围:0.3-24年)。54例(33%)患者对IFN治疗产生应答。54例应答者中的7例(13%)出现复发(HBeAg再活化)。52%的应答者、9%的无应答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消失(P < 0.001)。肝脏组织学检查显示,应答者的坏死性炎症活性降低、纤维化进展减少。26例患者在随访期内死亡。8例患者发生肝细胞癌(HCC),其中6例为无应答者。2例发生HCC的应答者中,1例患者在中止治疗后复发。多变量分析显示,应答者的存活率显著改善(死亡的相对危险性[RR]:0.28,95%CI:0.10-0.78)、发生HCC的危险性降低(RR:0.084,95%CI:0.09-0.75)。

结论认为,对IFN治疗产生应答能够延长临床缓解时间、增加HBeAg血清转化率、改善肝脏组织学表现。我们的结果提示,调整基础因素后,对IFN治疗产生应答能够增加存活率、降低发生HCC的危险性。

(MEDcyber.com编译国外最新医学新闻)
(未经同意 不得转载)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2-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