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消化系统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肝患者的hepatocystin发生缺陷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126(7):1819-1827)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肝的特点为肝实质内遍布大量包囊。Drenth博士及其同事最近发现,多囊肝由编码hepatocystin蛋白的蛋白激酶C底物80K-H基因突变引起。曾有研究证实,hepatocystin是蛋白激酶C的底物,胞液信号转导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空泡蛋白和内质网葡萄糖苷酶IIβ亚单位。......

点击显示 收起

(Gastroenterology, 2004;126(7):1819-1827)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肝的特点为肝实质内遍布大量包囊。美国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的Joost P. H. Drenth博士及其同事最近发现,多囊肝由编码hepatocystin蛋白的蛋白激酶C底物80K-H基因突变引起。曾有研究证实,hepatocystin是蛋白激酶C的底物,胞液信号转导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空泡蛋白和内质网葡萄糖苷酶IIβ亚单位。目前,仍未阐明hepatocystin的确切定位和细胞功能。

研究人员联合应用免疫荧光显微镜、免疫印迹、代谢标记、免疫沉淀印迹、碳水化合物分析方法,检测正常与多囊肝突变型hepatocystin的定位和生化特点。

结果显示,正常hepatocystin定位于内质网,并在此与葡萄糖苷酶IIα亚单位结合。一些多囊肝患者出现hepatocystin的1338-2A→G截尾突变,产生一种无法保留于内质网、分泌至胞质中的蛋白。该突变蛋白无法与葡萄糖苷酶IIα亚单位结合。因此,肝包囊内检测不到突变型hepatocystin。而且,多囊肝患者肝内与EB病毒永生化B淋巴母细胞内的正常hepatocystin和葡萄糖苷酶IIα亚单位水平持续降低。

Drenth博士等指出,这些发现证实了hepatocystin在内质网新合成糖蛋白的碳水化合物处理和质量控制中发挥作用。因此,细胞增殖的某些关键调节物的内质网处理过程发生变化是多囊肝的发病基础。

(MEDcyber.com编译国外最新医学新闻)
(未经同意 不得转载)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2-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