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临床快报消化系统

新研究为胃肠道病等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云网
摘要: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胃肠道黏膜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找到了保护和修复黏膜物质三叶因子所作用的靶向目标(细胞膜受体),为胃肠道病等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因酗酒、吃太多辣椒,或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以及化疗,而引发腹泻、胃疼和口腔溃疡,其实,这是由于......

点击显示 收起

  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胃肠道黏膜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找到了保护和修复黏膜物质三叶因子所作用的靶向目标(细胞膜受体),为胃肠道病等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因酗酒、吃太多辣椒,或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以及化疗,而引发腹泻、胃疼和口腔溃疡,其实,这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药物原因,造成人体内的黏膜受损甚至溃疡。



黏膜是人体与外界间的一道屏障,起到防护服的作用。20多年前人类就已经发现,三叶因子是黏膜修复的启动子,它通过作用于细胞膜受体,诱导细胞内信号转导而引起上皮细胞迁移及抑制上皮细胞调亡,从而将黏膜破损处缝合,发挥黏膜修复的功能。研究证明,三叶因子缺陷型小鼠,患胃癌的几率非常高。肠道黏膜修复功能丧失后,可造成炎症、腹泻甚至危及生命。



但是,科研人员一直没有找到三叶因子作用于哪个细胞膜受体,从而对黏膜起到修复和保护作用。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生物毒素与人类疾病课题组在张云研究员带领下,该课题组张勇博士等利用两栖类三叶因子生物活性高和可激活血小板的特点,采用药理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和受体缺失型研究技术和手段,确立了细胞膜G-蛋白偶联蛋白酶激活受体是两栖动物三叶因子作用的膜受体。



有了这个发现后,研究人员以两栖类三叶因子作用机制为线索,又发现人三叶因子2(hTFF2)是作用于蛋白酶激活受体PAR4,而诱导细胞迁移和进行黏膜修复。



张云说,这项研究促进了人黏膜保护、损伤和修复生理病理机制的解析,也为基于三叶因子及其受体的黏膜修复药物研发和设计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他还建议,生活中要尽量不要酗酒、吃太多辣椒等刺激物,不喝太烫的茶水、汤等,避免长期不恰当地服用阿斯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尽量养成良好规律的饮食习惯。  
作者: 2011-4-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