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心脑血管相关

别让血压漫过安全警戒线

来源:医药网
摘要:糟糕的是,农民朋友对这些疾病并不重视,很多高血压患者未能坚持服药控制,也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最后往往因中风救治不及时而丧命。有报道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在快速增加,而农村高血压发病率正在快速上升。面对着越涨越高的“血压”大潮,乡医应该如何筑堤防灾呢。如何定义高血压根据《200......

点击显示 收起

    不少乡医反映,农村的心脑血管疾病并不少见,城乡差别正在减少。糟糕的是,农民朋友对这些疾病并不重视,很多高血压患者未能坚持服药控制,也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最后往往因中风救治不及时而丧命。有报道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在快速增加,而农村高血压发病率正在快速上升。面对着越涨越高的“血压”大潮,乡医应该如何筑堤防灾呢?

 

    如何定义高血压

 

    根据《2004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我国最新定义的高血压标准与目前国际上2个主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和《JNC-VI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血压分类基本一致,具体如下:

 

    注:1.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类。

 

    2.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服用降压药物,血压虽已低于140/90mmHg,亦应判断为高血压。

 

类别

收缩压(高压)

舒张压(低压)

理想血压

<120mmHg

<80mmHg

正常血压

<130mmHg

<85mmHg

正常高值

130mmHg~139mmHg

85mmHg~89mmHg

1级高血压(轻度)

140mmHg~159mmHg

90mmHg~99mmHg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mmHg~149mmHg

90mmHg~94mmHg

2级高血压(中度)

160mmHg~179mmHg

100mmHg~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

≥180mmHg

≥110mmHg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

≥140mmHg

<90mmHg

 

    血压值还可以这样读

 

    读懂血压读数需要注意以下3点:

 

    1.高压和低压:血压读数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即人们平时所说的高压和低压。将收缩压减去舒张压,其差值为称为脉差。医学调查发现,脉压大小对今后是否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价值——脉压差越大,表示发生脑卒中和心脏病等的机会较多。

 

    2.血压平均值:观察血压水平不能只看1次或几次血压的测量结果,在一段时间内尽可能地多测血压,然后计算收缩压和舒张压各自的平均值,因为高血压的后果与血压平均值关系较为密切。

 

    3.时间和场合:血压的高低常随季节、昼夜、活动以及情绪而发生较明显的波动,大多数人血压高峰出现在早晨6~8时和下午4~6时。假若清晨血压水平很高,则提示在近段时间内可能较多地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如果夜间睡眠时血压值超过白昼,说明高血压已经伴有明显的心脏与血管损害;假如在剧烈活动或运动时收缩压大于200mmHg,请及时上医院检查,以便确认是否有潜在的冠心病

 

    血压久不降不妨试针灸

 

    临床遇到难治性高血压,非常棘手,常常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都无济于事。但若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往往会收到较好的疗效。值得一提的是耳针心穴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明显,近期有效率63.3%,对Ⅱ、Ⅲ期高血压病人左心功能改善的即时效应明显,对正常左心功能无明显影响。

 

    针灸的取穴方法多按中医辨证分型施治。中医阴阳学说认为,高血压为肝肾不足、水亏木旺、虚阳亢盛所致。复溜、太溪穴属足少阴肾经,可补益肾阴、滋水涵木;足三里是常用保健穴,可防虚阳上亢,与足厥阴经的太冲穴相配,可起平肝降逆的作用。针灸(针刺)此4穴,可相互配伍,起滋水降火、平肝潜阳的作用,收控制血压之效。

 

    若不按辨证取穴,取穴风池、百会、合谷、阳陵泉等,也有一定疗效。艾灸足三里、绝骨、涌泉或石门等穴,也有一定的降压效果。其他如曲池、三阴交、内关、行间、人迎、大陵、肝俞、中封等穴位也有降压作用。

 

    降压治疗不只为了降血压

 

    提起高血压病,很多人会将它和头晕、头痛、颈项部扳直感、眼花、耳鸣、失眠等症状联系在一起。因此,很多患者都是在出现头晕、眼花症状时才去量血压,才想起服药。一旦症状消失,就自行停药。出现这种误区主要是因为人们对高血压病带来的危害认识不全面。如果患者长期按照这种认识行事,将会有生命危险!

 

    诚然,高血压病确实会导致上述种种症状,但它的危害绝不仅于此。持续的高血压状态会无声无息地影响人体的很多重要器官,使之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其中不少是致命性的。由于高血压病对人体的危害是日积月累的,在一段时间内可能症状并不明显,而且它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主观症状相一致,让患者误认为高血压病也不过如此。等到高血压病露出“真面目”时,患者才后悔不已:为什么当初不好好治疗?

 

    高血压病对人体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心脏的每一次搏动更为“费力”。还会激活体内多种生物因子,日久则会引起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即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部分患者可因心律失常发生猝死。

 

    高血压病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有70%~80%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发生在冠状动脉上,即可导致冠心病,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发生在脑动脉上,轻则引起脑供血不足,严重的可致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如果出现血压的急剧增高,就会导致脑溢血(出血性脑卒中)。

 

    相对而言,人们对高血压病对心脑血管的损害还有所了解,除此之外,高血压病的一些“非显形”损害就可能鲜为人知了。比如,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肾动脉上,可导致肾组织缺血,最后出现肾功能不全,严重的可致尿毒症,而后者又可加重高血压病,形成恶性循环;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样可影响脑供血,导致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下肢动脉硬化可导致下肢缺血,出现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甚至下肢坏疽;高血压病还可影响眼睛,使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导致阵发性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严重减退。由于高血压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都是悄无声息的,所以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隐形杀手”。

 

    从表面来看,降压治疗的目的是将血压降低到正常范围,实际上,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如瘫痪等)的危险,并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现已证实,有效控制血压能明显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高血压有三大危险因素

 

    国际上已经研究确定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是:体重超重、膳食高盐和中度以上饮酒。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也证明这三大因素和高血压发病显著相关,但又各有其特点: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