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心脑血管相关

心脑血管医生应重视对患者高血糖筛查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本报北京讯记者熊昌彪报道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认为,心脑血管医生应重视对患者进行高血糖筛查和治疗。高血糖或糖代谢异常包括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它们都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餐后血糖升高对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北京讯 记者熊昌彪报道 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认为,心脑血管医生应重视对患者进行高血糖筛查和治疗。
  高血糖或糖代谢异常包括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它们都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餐后血糖升高对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中国心脏调查对3513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了高血糖筛查,显示接近80%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包括已知糖尿病32.82%,新诊断糖尿病20.1%,糖尿病前期26.38%)。
  邹大进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心脑血管患者中越来越多地出现糖代谢方面的异常,然而这些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很容易被忽视。
  2004年欧洲心脏学会组织了25个欧洲国家的110个糖尿病中心,对496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糖代谢检查,发现这些冠心病患者中70%存在血糖调节异常,其中只有约1/3是已知的糖尿病患者,另外2/3的隐匿性高血糖是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发现的。邹大进说,欧洲的心血管科医生曾系统地调查和分析了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变的关系,发现因为疾病突发就诊的923例急诊冠心病患者中,OGTT提示36%的患者为糖调节受损,22%的患者同时也是名副其实的糖尿病患者。实际上,如果不行OGTT检查,将有15%的糖尿病患者和45%的糖调节受损患者不能被发现。进一步的随访研究显示,有糖代谢紊乱的心梗患者再次发生心梗或发生死亡的危险性比没有糖代谢异常的心梗患者明显增高。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低减(IGT)。IFG指空腹血糖升高,但还未达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在6.2~7.0毫摩尔/升之间。IGT和IFG可以说是一种正常人向糖尿病转化的高血糖过渡状态,虽然现在还不是糖尿病,但是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非常高。据有关研究报道,每年5%~8%的IGT者将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此外IGT者发生心血管病变,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的危险性也大大提高。
  邹大进认为,一旦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了糖代谢异常,一定要积极处理,当发现患者是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时,要注意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或者导致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当发现患者存在心血管病变时,应进行OGTT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糖耐量异常。只有唤起心脑血管医生对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异常的重视,做到在心血管病患者中及时发现糖代谢异常者,早干预早治疗,延缓糖尿病进程,反过来才能达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目的。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