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心脑血管相关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com)8月6日消息,对破裂的动脉瘤性SAH进行早期病因学诊断,并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术后积极对症治疗是提高动脉瘤性SAH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重要方法。中华外科杂志4月第4期刊登一项研究,研究者对SAH患者采用影像学检查,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进行早期病因诊断。并对96例动脉瘤早期采用电解可......

点击显示 收起

2007年08月06日 中华外科杂志2007年45卷4期233-236 医学空间(MEDcyber.com)8月6日消息,对破裂的动脉瘤性SAH进行早期病因学诊断,并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术后积极对症治疗是提高动脉瘤性SAH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重要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浅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

中华外科杂志4月第4期刊登一项研究,研究者对SAH患者采用影像学检查,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进行早期病因诊断;并对96例动脉瘤早期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囊内栓塞;术后早期对症治疗。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并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宋锦宁等研究人员研究显示,96个动脉瘤均被早期诊断并成功栓塞,其中100%闭塞者83个,95%闭塞者8个,90%闭塞者5个。术中并发动脉瘤破裂3例;并发脑血管痉挛5例;术后1例弹簧圈末端逸出;3例复发者均经二次补充电解可脱性弹圈(GDC)栓塞治愈。全组出现与栓塞技术相关的并发症9例;与SAH有关的永久性后遗症13例(13.5%)。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77例、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3例、Ⅴ级3例,死亡率3.1%。

因此可见对破裂的动脉瘤性SAH进行早期病因学诊断,并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术后积极对症治疗是提高动脉瘤性SAH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重要方法。
作者: 2007-8-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