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心脑血管相关

奚晓东:发现血栓形成密码

来源:北京科技报
摘要: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血小板中一些物质的相互作用,找到了控制血栓形成的控制点,一种名叫“整合素β3”的分子。它就像十字路口上的红绿灯,在血栓的形成中控制着“交通”。《北京科技报》:您是如何发现这个“控制点”的。奚晓东:这个发现不算是一个偶然。...

点击显示 收起

  脑梗塞、心肌梗塞是目前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罪魁便是血栓。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血小板中一些物质的相互作用,找到了控制血栓形成的控制点,一种名叫“整合素β3”的分子。它就像十字路口上的红绿灯,在血栓的形成中控制着“交通”。



  这位科学家正是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奚晓东,其研究成果近日刊发在著名血液学专业杂志《血液》上。



  《北京科技报》:您是如何发现这个“控制点”的?



  奚晓东:这个发现不算是一个偶然。我们当时发现,“整合素β3”的某几个氨基酸对血小板的功能可能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们具体的作用机制、分子基础等不是很明确。于是,2004年我们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始这项研究。大概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有了一些结果:发现“整合素β3”通过与一种酶的相互作用,如同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控制着“交通”。



  《北京科技报》:这一研究将为血栓疾病患者带来什么福音?



  奚晓东:脑梗塞、心肌梗塞这类血栓性疾病发病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血小板的活化,形成了血栓。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阻止血小板活化,来抑制血栓的形成。经典的药物都是将血小板的功能完全抑制,这很可能造成人体出血和止血失衡。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能够通过“整合素β3”这个控制点,将血小板的活化从“抑制”变为“可控”。这就如同红绿灯能够控制车流、人流的行与停。如果只需要抑制血小板的部分功能,就可达到治疗的目的,那么,我们就通过控制点,恰到好处地进行控制。保留下的部分血小板功能,还能将止血维持基本正常。



  《北京科技报》:研究中,您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奚晓东:好的专业杂志,编辑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其实,我一直将杂志的审稿人当作“假想敌”,一直和他“打架”。虽然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我希望能在研究过程中就早早地把每一个漏洞堵好,包括论文的写作、编排都尽量接近完美。



  即使这样,我们的论文还是被返回修改两次。第一次,审稿人提出了四个问题,我们一一做了解答;第二次竟然又提出10个问题,我觉得审稿人似乎有些吹毛求疵,当时挺气愤。可当我在8月1日那期《血液》上,看到知名专家写的评价和推荐后,我理解了审稿人的良苦用心。专家推荐中认为,我们提出的概念回答了很多之前理论上的推测,并用实验结果给予了回答,比较全面,并认为这项研究可能是针对血栓性疾病治疗的一种新概念。



  那一刻,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了科学的严谨。



  《北京科技报》:您的研究得到了认可,下一步的工作将如何继续?



  奚晓东:我们之前的实验,都是将血液抽出,置于体外进行的。现在,我们正考虑进行动物的体内实验。这是一种治疗策略从基础理论研究走向实际临床应用的必经之路。这样一步一步深入下去,希望最终能为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好的方法。



  奚晓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血栓与止血课题组组长,1995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获博士学位。主持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
作者: 2008-10-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