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北京协和医院成功切除成人巨大肾母细胞瘤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本报北京讯最近,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在该院其它科室专家的协助下,成功地为一名17岁女患者切除了巨大肾母细胞瘤(Wilms‘‘tumor),目前患者已经出院。该患者因出现肉眼血尿伴腰痛症状,被某医院检查出其右侧腹膜后有巨大占位性病变。因其肿瘤巨大,且肿瘤与周围脏器和重要血管关......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北京讯 最近,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在该院其它科室专家的协助下,成功地为一名17岁女患者切除了巨大肾母细胞瘤(Wilms''tumor),目前患者已经出院。
该患者因出现肉眼血尿伴腰痛症状,被某医院检查出其右侧腹膜后有巨大占位性病变。因其肿瘤巨大,且肿瘤与周围脏器和重要血管关系复杂,手术风险极大,所以患者被多家医院告知已不能接受手术治疗。最后,患者慕名来到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而接诊该患者的张锐强副教授在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后,立即安排患者住院诊治。
患者入院后,该院泌尿外科专家立即对患者的疾病及全身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经CT引导下肿瘤穿刺活检,明确了患者的病变为恶性肿瘤;经腹、盆腔增强CT和三维重建、骨扫描等检查,发现患者的肿瘤不但侵犯右肾,而且与肝脏关系密切,已出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肿瘤造成患者下腔静脉、门静脉受压移位。
该科李汉忠主任两次组织科里的所有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讨论,并邀请本院外科、麻醉科、ICU等多科室专家对患者进行会诊。结果,大家一致认为,患者的肿瘤来源于其肾脏的可能性较大,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患者疾病的首选方法,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因继续增大的肿瘤破裂出血而遭受不测。
当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手术后,该科专家与外科、胸外科专家联合为患者制订了两套手术方案,以应对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1月18日上午9时,在对患者实施的自体血回输、动脉血压监测和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等麻醉准备和术中监测完成后,手术正式开始。
当李汉忠主任在张锐强副教授等人的辅助下,以患者的剑突为顶点,沿其双肋弓下的上腹部行人字形切口“打开”患者的腹腔后,发现患者的肿瘤大小为15×12×20厘米,且肿瘤已经突破后腹膜向腹腔内浸润生长,肿瘤与其周围重要的组织脏器如肝脏、十二指肠、胰头、腰大肌、膈肌以及胆总管等广泛粘连,并向下侵犯右肾中上部,患者的下腔静脉、双肾动静脉、肝门处血管等,已被肿瘤挤压移位或包绕,并与肿瘤粘连。对此,李汉忠主任等按以下步骤继续为患者实施手术:沿结肠旁沟处纵行切开侧腹膜,分离、切断肝结肠纫带,并游离右肾下极,结扎切断输尿管和右肾动静脉;沿下腔静脉分离肿瘤;沿肿瘤包膜逐层结扎,锐性分离粘连带并钝性分离与肝脏粘连的肿瘤;完整切除肿瘤,然后完整切除探查中发现的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间大小为3×3×7厘米的肿大淋巴结。全部手术过程仅用了两个小时,患者术中出血仅300多毫升。
由于手术时间短、术后支持治疗得力、护理精心细致,术后一周患者即恢复良好并如期出院。由于术后肿瘤病理报告显示患者的肿瘤为“肾母细胞瘤伴软骨肉瘤成分”,因此目前该院放疗科和肿瘤化疗科正在对患者进行跟进治疗。
李汉忠主任介绍说,成人型肾母细胞瘤不但少见,而且对其术前诊断和术中分离均非常困难,术后并发症也较多,在泌尿外科中该肿瘤手术属于难度很高的手术。本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该院多年来大量收治侵犯肾上腺区的肾脏肿瘤及原发肾上腺巨大肿瘤患者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段文利 黄钟明 郭毅)
■相关链接:
肾母细胞瘤的发病率在小儿腹部肿瘤中占首位,患者多见于2~4岁幼儿,个别病例发生于成年人,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患者。肾母细胞瘤在左、右肾的发生率相近,3%~10%的肾母细胞瘤为双侧性——或同时,或相继发生。肾母细胞瘤自胚胎期由后肾发展而成,且肿瘤由类似肾母细胞的成分所组成。化疗,尤其是放线菌素D与长春新碱对肾母细胞瘤有特殊疗效,加以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可使该病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其两年生存率可达80%~92%。
作者: 2006-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