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超声监测引导定位可精确切除肿瘤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其临床价值受到北京天坛医院专家肯定本报北京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诊断介入治疗中心将超声诊断技术除应用在检查方面、广泛开展介入治疗外,还与国际超声应用先进领域接轨,积极配合临床手术,在神经外科、妇产科等科室开展应用,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专家们认为,......

点击显示 收起


  ——其临床价值受到北京天坛医院专家肯定
本报北京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诊断介入治疗中心将超声诊断技术除应用在检查方面、广泛开展介入治疗外,还与国际超声应用先进领域接轨,积极配合临床手术,在神经外科、妇产科等科室开展应用,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专家们认为,超声监测在手术中实时引导、准确定位肿瘤,使临床手术医师术中避免“按图索骥”,更加有据可依,可完全彻底切除肿瘤,使广大患者磊受裨益。
一位来自河北的47岁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并伴有头晕,近两个月来出现视力下降,头痛症状加重。经核磁检查发现,患者大脑右额部长有2×3厘米大的胶质瘤。
6月26日,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四病区主任张伟教授主刀,在超声监测实时引导、运动中枢神经电生理的监测下,在显微镜下彻底地为患者进行了右额顶开颅肿瘤切除术。
张伟教授介绍,患者的肿瘤体积虽然不大,但在重要功能区,且肿瘤性质为恶性,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很难区分,在以往没有应用超声监测引导技术以前,手术医师只能参考患者术前的核磁影像照片,按图索骥,在手术中凭借临床经验进行鉴别。手术切除范围如稍多就很容易损伤正常脑组织,造成患者肢体瘫痪;而如果手术切除保守的话,肿瘤则很难全部切除,可很快复发。超声监测引导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患者颅内肿瘤在显微镜下能全部切除。另外,病理结果初步显示,这位患者胶质瘤为低度恶性,术后若影像学证实肿瘤已经全切除,可以不用做进一步放疗和化疗,复发的可能性也很小。
据了解,目前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切除颅脑胶质瘤手术都是在超声监测引导下进行的。由于肿瘤切除彻底,复发率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普遍提高。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二届天坛国际超声医学论坛上,天坛医院超声诊断介入治疗中心主任何文主任医师在题为“术中超声临床应用”的演讲中提出,超声监测在手术中可实时指导手术医师操作,引导肿瘤位置,使肿瘤完全彻底切除,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这博得了来自欧美、港台地区以及大陆的700余位超声领域专家的充分认可。
据何文主任介绍,手术中进行超声监测,可以更加精确地定位病灶,明确病灶的边界,实时监测病灶切除范围,对病变较小或位置较深的肿瘤尤其具有指导作用;可提示病灶周围的重要解剖结构、血管及观察肿瘤及其周围血液供应情况,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减少手术副损伤;可明确手术过程中肿瘤有无残留,协助手术医师更加精确、完整地切除肿瘤。术中超声的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已经成为指导手术、协助手术决策甚至协助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王硕教授介绍,以往神经外科医师为患者做手术,通常是根据手术前患者核磁影像照片检查显示的肿瘤位置确定手术方案。手术中,部分患者打开颅骨后,由于脑脊液的流失,导致脑组织发生“飘移”,影响对肿瘤的定位,而且,对于位置较深的脑肿瘤,脑组织表面正常的患者,手术时选择皮层切口则比较困难。术中超声监测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帮助手术医师,实时动态探查出肿瘤的位置,以及肿瘤的边界,避开重要的血管,在提高手术精确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使颅内肿瘤的切除更加安全、彻底。
(朱丽丽)
作者: 2006-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