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浅蓝菌素改变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com)8月31日消息,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的凋亡有死亡受体信号通路和死亡受体非依赖的信号通路共同参与,线粒体途径在凋亡中起了主要作用,细胞核内转录因子参与了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的凋亡。多发性骨髓瘤(简称MM)是单克隆的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是常见的一种浆细胞病,浸润骨髓及软组织,产生M球蛋白。中华血液......

点击显示 收起

2007年08月31日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7年 28卷 4期239-242 医学空间(MEDcyber.com)8月31日消息,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的凋亡有死亡受体信号通路和死亡受体非依赖的信号通路共同参与,线粒体途径在凋亡中起了主要作用,细胞核内转录因子参与了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的凋亡。

多发性骨髓瘤(简称MM)是单克隆的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是常见的一种浆细胞病,浸润骨髓及软组织,产生M球蛋白。

中华血液学杂志四月第四期刊登一项研究,研究者用SuperArray cDNA基因芯片,分析U266细胞在浅蓝菌素(20μg/ml)处理前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变化,对Rip2、caspase9及TRAF2代表性主要差异基因进行半定量RT-PCR进行验证。研究浅蓝菌素改变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U266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变化,进一步明确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王炜琴等研究人员研究显示浅蓝菌素处理U266细胞12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研究的96个基因中,共有44个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改变较明显,其中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基因41个,表达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3个。caspase9表达的显著上调,说明线粒体途径在凋亡中起了主要作用;TRAF2基因表达的变化,提示在凋亡过程中有细胞核内转录因子的参与。

因此可见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的凋亡有死亡受体信号通路和死亡受体非依赖的信号通路共同参与,线粒体途径在凋亡中起了主要作用,细胞核内转录因子参与了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的凋亡。
作者: 2007-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