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射频消融后肝脏非肿瘤组织的功能和形态改变的检查比较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com)11月28日消息-德国研究者发现,肝脏射频消融后,在坏死组织周围出现形态图像疑似增强和(18)F-FDGPET示踪剂吸收增多的现象,造成残留肿瘤和再生组织鉴别的困难。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是一个全新的治疗,通过热凝固及蛋白变性使肿瘤原位灭活。为此,Vogt等用21头小猪模拟肝脏射频消融,分别在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2007年11月28日 J Nucl Med. 2007 Nov;48(11):1836-1844. 医学空间(MEDcyber.com)11月28日消息-德国研究者发现,肝脏射频消融后,在坏死组织周围出现形态图像疑似增强和(18)F-FDG PET示踪剂吸收增多的现象,造成残留肿瘤和再生组织鉴别的困难。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一个全新的治疗,通过热凝固及蛋白变性使肿瘤原位灭活。

为此,Vogt等用21头小猪模拟肝脏射频消融,分别在治疗当天、3天、6天和1、2、3、6个月时,进行三种形态学检查(MRI、CT、超声)和(18)F-FDG PET。结果发现在治疗当天,坏死组织周围(18)F-FDG吸收没有改变,而三种形态学检查都显示信号增强。3天和1个月时三种形态学检查动脉相显示整个肝脏损伤区域信号增强。随访后发现(18)F-FDG在坏死组织周围吸收增加,糖代谢旺盛,整个过程持续到6个月。

由实验所见,研究者认为肝脏射频消融后立即行(18)F-FDG PET,对于残留肿瘤组织诊断优于三种形态学检查,而后由于过度灌注和再生,导致鉴别困难。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