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美国医疗专家大胆设想 用疫苗抗击癌症

来源:转载
摘要:用疫苗对抗癌症。美国癌症研究人员获许独立研究用疫苗治疗癌症,希望该实验可以帮助癌症治疗中的病人摆脱化疗带来的痛苦。1999年美国国家癌症学会的两位研究人员在等待多时之后,终于获得了独立研究癌症护理的许可。夸克医生开始尝试研究一种对抗癌症的全新武器——他们希望这种武器能避免以往化疗中产生的毒副作用并使......

点击显示 收起

  用疫苗对抗癌症?这是新武器还是失败之举。美国癌症研究人员获许独立研究用疫苗治疗癌症,希望该实验可以帮助癌症治疗中的病人摆脱化疗带来的痛苦。

 

  1999年美国国家癌症学会的两位研究人员在等待多时之后,终于获得了独立研究癌症护理的许可。六个月后,道格拉斯?施瓦兹恩储波医生和拉里?夸克医生开始尝试研究一种对抗癌症的全新武器——他们希望这种武器能避免以往化疗中产生的毒副作用并使病人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抗癌症。

 

  当时国家癌症学会主任,德高望重的理查德?克劳斯医生最初对这一方式深表怀疑,而且他并不是唯一的一个。

 

  施瓦兹恩储波和夸克希望证明他们可以给病人注射抵抗癌症的疫苗——实质上就是使病人的机 体像对付病毒和细菌那样通过免疫系统清除肿瘤细胞。这种方式毋庸置疑具有生物学上的积极意义:免疫系统是人体自生的防御系统,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用人自身的系统对肿瘤这一病症呢?问题是,肿瘤并不是病菌,事实上,肿瘤是一群不能停止分裂的恶性增长的细胞。肿瘤并不是像病毒那样的外部入侵者,也不会像细菌和病毒那样感染其他健康细胞。

 

  使免疫系统清除肿瘤细胞相当于让人体自我防御系统攻击自身的一部分。设计一种这样的疫苗就像生产一款精确制导智能型秘密生物炸弹。

 

  事实证明这一尝试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成百上千的研究人员做了成千上万次试验,都没有成功。虽然疫苗的想法逻辑上讲得通,但似乎人体免疫系统并不会按照人们设想的逻辑那样向肿瘤开战。

 

  但是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悉心尝试后, 施瓦兹恩储波医生和夸克医生两人都在临床实验中取得了积极成果。今年六月,他们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议上公布了这一消息。他们的研究结果证明或许人们终于找到了通过激发免疫系统对抗疾病的方式。

 

  现在很多癌症治疗方式确实有些效果,但还有很大提高的空间。虽然依靠现有的医疗手段恶性肿瘤很早就能被发现,针对肿瘤的治疗也比以往有效得多,但癌症依然是美国第二大夺命杀手,每年因癌症去世的人超过50万。外科手术,化学治疗和放射疗法虽然能杀死大部分肿瘤细胞,但只要有一个肿瘤细胞遗漏,就有可能旧病复发。

 

  这就是疫苗疗法可以大显身手之处。免疫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攻击恶性肿瘤细胞,免疫系统的反应速度比任何先进的扫描仪都要快。“了解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对以后的癌症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癌症协会的兰?理查坦费得医生说到。

 

  研究人员甚至已经了解何时注射疫苗最利于恢复。例如一项关于淋巴瘤临床实验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一些情况下,训练免疫系统的最佳时间是手术恢复期,这时身体的防御细胞最为强壮。“研究进展十分缓慢,但我们已经看到了癌症疫苗可以起效的第一个环节。”国家癌症学会外科分会的负责人斯蒂芬?罗森伯格医生说到,他也是癌症疫苗研究的先驱,还曾经培养过施瓦兹恩储波医生和夸克医生。

 

  疫苗:预防并治疗

 

  疫苗是预防性药品的最好例子。一个健康的人注射小剂量病毒并不足以致病,比如流感病毒,但已经可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这样当以后真正遇到大量病毒的时候人体已经做好了防御的准备。

 

  癌症疫苗的原理相近,但并不完全一样。多数专家将癌症疫苗看作治疗和预防的结合体。用疫苗为健康人防范癌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判断一个病人患上特定癌症的几率要比判断他是否会接触到流感病毒困难得多。况且癌症的发病和个人基因构成,所处环境,以及其他一些列因素相关,而影响患病的因素可能因人而异。

 

  但这并不意味着免疫系统就无能为力。对那些已经确诊患有癌症并且已经接受了外科手术、化学或者放射性治疗的病人,疫苗疗法就比较理想。这些病人接种疫苗后可以防止癌症复发扩散,以往术后扩散是癌症致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免疫系统研究的最大魅力在于我们可以用病人自身的防御系统清除最后的癌症细胞,或者至少能够将癌症至于监控之下。”理查坦费得医生说到。

 

  失败的尝试

 

  癌症疫苗必须能够以癌症细胞为目标并且减缓癌症的显著扩散,这在理论上很明显,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非常困难。

 

  以黑素瘤为例子。2002年圣塔摩尼卡市约翰·韦恩癌症学院的科学家们以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使免疫系统对抗皮肤癌的方法。他们黑素瘤细胞研磨液刺激相应的免疫细胞以激活免疫系统。

 

  该疫苗携带了20种黑素瘤细胞的特定成分,以教会人体识别疾病的新方法。1500多名患者在经过手术和化学治疗后注射了该疫苗。

 

  在最初的五年中,治疗效果证明疫苗是安全的,值得进行下一步人体测验。但2005年4月,科学家们和准备发展疫苗的生物技术公司被迫中止了研究,因为事实证明注射了疫苗的病人并没有比没注射的病人活得更长久。

 

  回顾这段历史,施瓦兹恩储波医生说,问题可能在于疫苗被迫独立工作。即使是已被激活的免疫系统也可能被癌症细胞蒙蔽,毕竟癌症细胞也是人体的自生细胞。当癌症细胞增长得足以形成威胁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为对付这一难题,施瓦兹恩储波医生尝试给病人注射了黑素瘤疫苗后,再加种免疫系统激发类药品以增强效果。结果显示二者结合取得了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药物都要好的效果。夸克医生的研究也证明了相同的结论。

 

  成功之谜

 

  另一种让疫苗有效的方式是利用肿瘤的特性使免疫系统能更轻易分辨目标。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增强肿瘤的“异质性”来促进免疫系统将肿瘤细胞当作不受欢迎的病毒。

 

  另一些小组则在尝试阻止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剂,这种抑制剂能阻碍免疫系统的定向清除功能。这一理论很有道理,不阻止抑制剂的分泌而一味促进免疫系统工作就像开车时一边拉手刹一边踩油门,效果不可能好。

 

  还有一种方式是完全再造免疫系统,罗斯伯格说。如果疫苗能唤醒人体识别和对抗肿瘤细胞的功能,为什么不尝试重建一种免疫机能大大增强人体对抗癌症细胞的能力呢?罗斯伯格的理论基于如今在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时普遍运用的骨髓移植疗法,白血病和淋巴瘤实际就是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癌。

 

  解决一系列成功之谜对疫苗领域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一些专家质疑在药物有效的情况下,是否还有必要研制疫苗。夸克指出,即使是针对性最强的药物治疗也不可能完全消灭癌细胞,而总体上说疫苗的毒性比药物要小得多。

 

  通过疫苗治疗癌症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将这一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激励着科研人员不断进行研究。

作者: 2009-9-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