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Cell:癌症突破性研究全 发现新特殊位点

来源:生物通
摘要:科学家们认为,癌症源自基因组中脆性位点(fragilesite)上的DNA损伤,最新公布在Cell杂志上(1月24日)的一篇论文中,来自美国NIH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这样一类新的脆性位点,这些位点能令患有一类血癌: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的DNA发生改变,这将有助于开发新型B细胞淋巴瘤治疗方法,也有利于其它种类癌症的研究......

点击显示 收起

科学家们认为,癌症源自基因组中脆性位点(fragile site)上的DNA损伤,最新公布在Cell杂志上(1月24日)的一篇论文中,来自美国NIH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这样一类新的脆性位点,这些位点能令患有一类血癌: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的DNA发生改变,这将有助于开发新型B细胞淋巴瘤治疗方法,也有利于其它种类癌症的研究。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美国癌症研究所的André Nussenzweig,他表示,“这项研究描述了B细胞淋巴瘤基因组不稳定性的一种基本机制,这是首次发现这一作用机理,我们的这项在小鼠中进行的研究,也许对于人类的癌症发生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淋巴瘤是一种属于免疫系统的实体性恶性肿瘤,在这种肿瘤中,白血细胞不断分裂,并异常地扩散至全身。淋巴瘤可分为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两类,当机体的分子检测机制出现错误时,B细胞或T细胞发生分裂失控从而导致淋巴瘤的出现。

在细胞分裂前,当DNA进行复制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DNA损伤,并且那些难以复制的区域,例如重复序列,特别容易产生双链断裂。由于B淋巴细胞是分裂最快的细胞,因此存在极大的可能出现复制诱导DNA损伤。

此外,在非复制阶段的细胞周期中,B淋巴细胞也会由于一种酶的作用,而发生双链断裂,这种酶称为活化诱导胞嘧啶脱氨酶(AID),是一种抗体变异蛋白,由成熟B细胞产生。AID会引起基因组中许多附加损伤,导致在复制过程中累积加剧。但是AID活性并不会引发与B细胞淋巴瘤有关的一些图标。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Nussenzweig和他的研究组发现了一个与复制相关DNA断裂的不依赖于AID的来源,称为早期复制脆弱位点(early replicating fragile sites,ERFSs)。

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完成了小鼠B淋巴细胞的基因组测定,结果发现,在复制的早期阶段,ERFSs位点出现了DNA损伤,这表明ERFSs是这种癌症类型突变特性的一个主要特征,并且也有可能在其它种类癌症中起作用。

“癌症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疾病,与复制相关的DNA损伤也是其中的一个过程,这能帮助这些癌细胞在扩散转移的时候更好的适应和生存”,Nussenzweig说,“因此,了解在健康细胞和癌细胞中复制诱发DNA损伤如何产生的,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癌症发生的理解,也有利于设计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生物通:张迪)

作者: 2013-1-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