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食品认证门槛过低导致市场混乱,专家及厂家呼吁重树认证权威
一些食品认证流于形式、对食品违法惩罚过低……昨天,在由市科协主办的“2004年食品安全与人群健康”广州市轻工学会科技沙龙中,科技研究单位及食品生产厂家在研讨中提出,目前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可预见的人为的问题,而现行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正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食品认证流于形式
“QS认证、HACCP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ISO认证、GMP认证……食品认证非常多,但有几个能真正起到作用呢?”来自广州市食品研究所的专家古志平指出,食品认证本身有利于规范食品企业行为,提高食品准入门槛,“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认证没有起到把关作用,而且流于形式!”
来自食品生产厂家的代表们也支持古志平的看法。一位厂方代表称,目前的认证市场门槛过低,一些认证机构只要拿到营业执照,聘几个稍受过培训的人就开始认证,造成素质参差不齐,“好的认证机构确实认真帮助企业,但也有一些机构明目张胆地说,只要给钱就能通过认证!”有厂方代表更指出,现在很多“问题食品”厂都有ISO认证,有的食品厂这个月刚完成ISO认证,下个月就倒闭了。
“认证的混乱导致食品市场的良莠不齐,使一些不合格企业可以浑水摸鱼欺骗消费者。”专家及厂方代表都表示,政府应该对认证机构进行清理,并且将众多大同小异的认证进行整合,重新树立认证的权威性。
违反食品安全法规惩罚过低
与会者认为,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规中,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处罚威慑力不足。“比如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只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但相对于违法所获得的暴利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也是为何食品安全中的问题屡查不止、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古志平指出。
与会代表们认为,应尽快对现行法规进行修改,提高食品违法成本、法律惩罚强度及执法可操作性,“让造假者坐穿牢底,倾家荡产!这样肯定会减少那些人为的‘问题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