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食品安全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角斗:挺转人士能否“逆袭”成功?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摘要:转基因争论鏖战多年。不被信任的科学家、有策略的“反转”人士、进退两难的政府,以及懵懂犹豫的公众,构成了中国独特的转基因舆论场。——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文/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张馨竹\“我们科学家对任何一个食品,包括转基因食品,判断其是否安全,我们的做法是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假定它是不安全的,然......

点击显示 收起

转基因争论鏖战多年。不被信任的科学家、有策略的“反转”人士、进退两难的政府,以及懵懂犹豫的公众,构成了中国独特的转基因舆论场。去年以来,多个领域的科学家接连发声,进行着一次集体反击。然而,挺转人士能否“逆袭”成功,取决于中国强大的舆论场。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君石 文/中国新闻周刊网 记者 张馨竹

\"我们科学家对任何一个食品,包括转基因食品,判断其是否安全,我们的做法是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假定它是不安全的,然后看这个实验结果,能否有科学依据来说明它不安全。所以得到的结果,假如是阴性,那表明我们没有发现这个食品或食品原料、食品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害,这是我们的科学。你打死我,我也只能这么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网专访时,一开始先表明了态度。

61名院士上书高层,要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技术产业化;云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顾秀林则语出惊人,称转基因是灭绝人类的邪恶技术;农业部说,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一样安全;美国食品药监局的数据显示,美国人已经吃了多年的转基因食品;而一项大型调查中90%的人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

转基因争论鏖战多年。不被信任的科学家、有策略的反转人士、进退两难的政府,以及懵懂犹豫的公众,构成了中国独特的转基因舆论场。

和以往的被动挨打不同,转基因的支持者们开始主动出击。去年5月以来在全国29个城市举办了30多场转基因食品试吃会,参与者过千,院士捧场,赚足了眼球。与此同时,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著名农学家袁隆平近日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正在进行转基因水稻的相关研究,并称转基因将会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转基因水稻研发者、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双料院士张启发,在华中农业大学校园内举行的转基因品尝会上,披露了61名院士联名上书高层要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消息。在这封长达17页的信中,院士们不再那么\"客气\",指出转基因技术的产业化不能再迟缓,否则要误国。 挺转人士接连发声,网友称这一系列动作和声音为\"逆袭\",至于\"逆袭\"的成功与否,还是主要取决于中国强大的转基因舆论场。对此,陈君石院士认为\"我完全不认为现在是\'逆袭\'成功,待农业部大量推行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农作物的商品化,那个时候就可以说明,反对转基因的声音在中国是比较弱了\"。

科学家的困惑:政府层层把关的食品反而不安全?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当这个被问了若干次的问题再次被记者抛出时,陈君石院士表示,这个问题并不能用:A安全、B不安全来简单解答。

\"消费者要求科学家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行政领导也这么要求,你告诉我这(转基因食品)是安全还是不安全,这两个是根本问题。但是作为科学家,我的回答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包括中国,没有任何科学的证据,来表明吃了转基因食品以后,对人体健康发生任何危害。\"

陈君石院士表示,自己明白这个答案可能有很多人不满意,觉得这说的是空话,但是自己也只能这么说,这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思维逻辑问题。但他也同时表示,假如你了解什么是转基因的话,这个问题从道理上就不会存在,就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什么叫转基因?

\"转基因就是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把一个外来的基因接种到或者是插到现有的我们的传统食物里边,或者叫农作物里边,或者是大豆农作物里边,或者说猪等家畜里边,使它的基因按照我们需要的形状来发展改变。\"

陈君石院士介绍说,\"现代的生物技术,所谓的转基因,到目前为止,就改变一个基因或者最多两个基因。而传统农业上用杂交的手段来育种,这个结果其实是发生了一批基因的改变,谁也说不清楚改变了几个。\"

对此,陈君石院士表示了自己的困惑,\"为何对于杂交大家就能接受,而我明明白白地只改变的一粒基因,哪里来的基因插到哪里,在整个的DNA的片段里面发生了什么改变,我可以说得清清楚楚,而且有一系列的实验根据,八到十年时间的研究和实验,政府又经过批准,政府批一个,在中国没有三年,这个安全证书是拿不下来的,拿下来了以后,再变成商业化,那又不定到多少年,这么慎重的过程反而是不安全的,这个不讲道理是不是?\"

  归结起来,陈君石院士认为\"还是大家没有真正了解什么叫做转基因。我不认为我们13亿人口有多少人了解这个很浅显的道理,从这个层面来讲,挺转人士现在并没有占到上风,反对转基因的人大有人在。

  我们每天都在吃各种基因 陈君石院士表示,从道理上来讲,我们每天吃进去的各种基因还少吗?我们所吃的不管是植物性的食品还是动物性的食品,鸡鸭鱼肉蛋奶,粮食蔬菜水果都有基因。我们人的强大的消化系统它是不认什么基因的,无论是猪的基因还是蔬菜的基因,一律经过我们胃以后,胃酸,胃里头的消化酶一律把它破坏,我们称之为消化。

陈君石院士举例称,一块肉,蛋白质,那么基因就是蛋白质的组成部门,任何基因都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当然大豆蛋白跟猪肉蛋白不一样,但是里面都有基因,进入胃以后,是不加区别的,统统一律消化吸收或者不吸收通过大便排出来。

\"几个星期前,我们举办了一个转基因嘉年华,当时我说过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因为吃了猪肉,吃进去了猪的基因,而改变了我们人的基因。\'这句话当时引起许多媒体的报道和一片拍砖,但其实道理很浅显。平时我们吃了那么多基因大家不担心,但现在一、两个基因的改变,明明白白地发生了,进入我们人体也一样的消化,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比如现在大家吃的转基因大豆,肯定是有基因改变的,有一个外面进去的基因,等到它成了转基因大豆以后,那个基因的量已经微不足道了。之后,我们吃进去的绝大部分是没有改变的基因,就那么个别是改变的基因,我们的科学研究证明它已经被消化吸收,所以这是道理。

此前,媒体报道去年进口的美国玉米有30%遭到退运,其中检出转基因成分。报道一出,再次引发大家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惧。对此,陈君石表示,遭到退运与其安全性无关,主要是由于被检出的转基因成分并未申报给我国政府,政府尚未批准过这种转基因成分进入市场。

据陈君石介绍,关于食品添加剂,我国有一个长长的允许使用名单,这是国家标准,是强制性的,凡是在这张名单以外的食品添加剂统统不许用,谁用了就是犯法。当然,这其中不排除用了也是安全的,但是只要它没有被列入,没有人来申报,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会主动去办那些不来申报的。政府能做到的就是你申报,我审批。所以这种退运现象,在进出口食品的监管中很常见。 基因不能随便转,任何国家都有审批

事实上,任何国家对转基因食品都要求审批,没有哪个国家是放开的。现代生物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技术掌握不好,还是会发生危险。

陈君石院士表示,\"我不是说基因可以随便转,这个是有前提的,就是8-10年的研究和开发。以食物过敏为例,现在中国消费者不担心,但这在世界食品安全研究中,是很重要的一个领域,政府有责任来保护消费者避免食物过敏,尽管每个人对不同食物的过敏是很不一样的,但政府要告诉你这个里面可能有哪些过敏因素。黄豆是一种公认的过敏源,凡是知道自己对黄豆过敏的人,你看了食品当中的标签,知道里面有黄豆,我就不吃。解决食物过敏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没有灵丹妙药,只有一个办法:不吃。你避免吃这个,我吃别的。\"

同样的道理,在转基因食品开发当中,也有一条很重要,我们不能把已知的过敏源插到农作物里面去。陈君石院士表示,只要有一点点过敏可能性的,都不能放进去。做实验时都搞得清清楚楚,凡是插进来的,其过敏源的结构肯定是不一样的。对此,每个国家都要申报审批,做研究开发,要产业化的,都需要申报。申报的根据是什么?每个国家都有一套很完整的严格规定,需要报详细具体的材料。

在中国,国务院有明确分工,农业部管所有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批准、开发批准、安全性的审评批准和最后产业化的批准。农业部是行政机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专家组,按照农业部的规定,一步一步地去做实验,这些实验室的分布不仅仅是在农业部门,也在卫生部门。

据陈君石院士介绍,实验的规定很严格具体,如果外来的基因要转进去,外来的基因哪里来,这个基因的本身都需要研究得非常清楚,而且没有转进去以前,首先会做安全性实验。把本来一点点的基因,人为放大成多少万倍、几十万倍、百万倍,拿来给动物试吃。人本来如果吃一倍的话,那么这个动物是要吃到一万、十万和一百万倍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任何反应,就认为这个全世界通称的(极性)实验是安全的。之后,还要做长期的实验,除了老鼠作为第一步以外,还要根据它的情况,做其他的动物,有时候要做狗、有时候要做猪,进行长期实验观察。

作者: 2014-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