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医疗动态

CR成了医院“印钞机”新医疗设备收费如何保持合理水平成为新问题

来源:新华社
摘要:新医疗设备代表着先进的医疗技术方向,它为患者提供的本应是一种更先进、更便捷、价格更合理的医疗服务。可是,目前一些医院却把先进医疗设备变成了医院的摇钱树,患者饱尝高收费之苦。在非赢利性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还由政府定价的现状下,如何形成一种有效的价格调节机制,让新医疗设备收费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成为摆在卫......

点击显示 收起


  新医疗设备代表着先进的医疗技术方向,它为患者提供的本应是一种更先进、更便捷、价格更合理的医疗服务。可是,目前一些医院却把先进医疗设备变成了医院的摇钱树,患者饱尝高收费之苦。在非赢利性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还由政府定价的现状下,如何形成一种有效的价格调节机制,让新医疗设备收费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成为摆在卫生和物价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个新问题。

  --CR成了印钞机

  CR,全称为计算机化的X线放射影像系统,由X线机、IP板、读出擦除器、激光相机、打印机、控制工作站组成。CR的工作原理是,X线穿透人体之后在影像板(简称IP板)上形成潜像,在图像获取工作站的控制下,激光扫描器读出影像板上的潜像,将其转换成数字图像文件后再将潜像擦除。然后,数字图像文件被传送到激光相机上,再打印到传统的X光胶片上,最后数字图像文件被传送到小型局域网上,用于测量、处理、诊断、存储、检索。

  CR与人们熟知的普通X光胶片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多了一套计算机系统,受检者拿到的片子是由计算机控制读片、打印的,而普通X光胶片机要用人工冲洗胶片。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副所长岳保荣告诉记者,CR算不上全数字的成像设备,只是一种过渡设备,迟早会被全数字的DR所替代。

  一位专家拿电视机打了个比方,说CR就是在模拟电视上装了个机顶盒来看数字信号电视节目,DR才是真正的数字电视。

  一般的医院都有普通X光机,要改成CR,只需在原来的机器上加上一个后台计算机系统。这个系统因生产厂家不同,价格不一,北京某医院放射科主任告诉记者,现在一台CR机的价格平均在200万元左右。记者打电话给多个CR代理商,他们的报价也大致是这个价位。

  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物价局于1999年联合颁发的《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简称“大红本”)上了解到,一张普通X光胶片,尺寸小的部位为23.74元,最大的胸片29.74元。一张CR的价格则在160元左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放射科医生告诉记者,北京三甲医院一般每个医院每天约有150人次照CR,一些专科医院可高达400人次。记者花了3天时间,分别于上下午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的放射科外蹲点调查发现,上午3个小时内,3家医院照CR的人平均在120人次左右,下午在40人次左右,从而证实了那位医生的说法。

  按一天150人次,一次160元计算,医院一天的收入是2.4万元。一年按250个工作日计算,收入至少在600万元。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放射科医生还告诉记者,一台CR运行期间所发生的各种可变费用(包括人工、电费、易损件、耗材、维修费用、折旧费等),一年约为80万至100万元。就是说,一台CR一年至少可为医院带来500万元的纯收入。200万元的设备成本最多半年就能收回。

  一台CR可用多少年,谁也没给出准确的答案。北京市第一台CR机1998年落户,至今仍在使用。一台CR机半年收回成本,一年就能为医院净赚500万元,难怪一位代理商称:“在中国,CR成了一台印钞机。”

  --高利润来自高定价

  CR能成为医院买回的一台印钞机,主要在拍CR片的高价位,患者拍X片的无可选择以及医生有意无意对病人的诱导。

  北京市医疗机构的医疗收费,执行的都是《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在这个“大红本”上,并没有拍CR的价格。北京同仁医院财务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红本”是一个按项目来收费的明细表,由于拍CR不算是一个简单的项目,因此它其实是一个个小项目收费的总和。它由4部分组成,即拍片人工费,最小尺寸8元,最大的胸片16元;激光照相费,50元;数字化影像处理费,80元;IP板费用,属于耗材,医院一般根据采购价来定价格。这4种项目价格相加,拍一次CR的平均价格一般在160元左右,这个价格是普通X光胶片价格的5倍多,制订6年多来,卫生和物价部门没有做过调整。医院严格执行这个收费标准,没有哪家医院主动降价。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卫生防护所主任技师杜国生告诉记者,2004年5月的统计显示,北京市的43个放射单位包括29家三甲医院、14个二级医院,一共有CR机94台,目前可能已超过百台。他个人保守地估计,CR的拍片总量约占全市常规检查拍片总量的70%左右。北京的三甲医院,CR已全部取代了普通X光机,病人已没有了选择的可能。

  即使能选择,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少医生也诱导着病人照CR片。

  --高价位怎样回归

  1985年,第一台CR落户天津某医院;1998年,北京的第一台CR进入北京天坛医院。当CR等大型医疗设备最初作为新医疗技术引进时,出于鼓励医疗技术进步的考虑,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的收费价格自然会高一点。但当这项技术已逐步由新技术变成了常规技术,当医院用它赚取了其它行业难以想像的高额利润,当患者已品尝了它的高收费之苦时,它的价格是否应该回落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呢?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的一位专家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他认为,如何回落、谁愿回落才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他说,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根据边际效应递减原则,新技术的价格应随普及面、时间而降低。但目前的医疗机构仍沿袭着20世纪80年代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即国家花钱为医院购买设备,至于多久能收回成本、机器的利用率如何等成本核算问题,几乎无人问津。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初,不少卫生经济学专家提出了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口号,但仅在做成本—收入的简单加减法,没有深入到某个具体项目的成本核算上。而且,像CR、CT等不少医疗服务的收费情况非常复杂,除了成本费、耗材费比较明晰外,设备的折旧率、利用率很难计算出来,价格怎样降、降低多少才适当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此外,医院内部也需要通过维持一些赚钱的医疗服务项目,去平衡、补贴亏本的项目。所以,医院当然不愿意自己压缩自己的口袋、减少收入。他认为,在目前我国这种按项目付费的医疗价格体系下,只有通过政府的行政命令,才能让医院乖乖地把医疗服务的价格降下来。

  北京市卫生局物价处处长信彬告诉记者,新技术、新设备普及推广后,如何降低医疗服务价格,单靠卫生行政部门也不能一蹴而就。降价需要综合考虑医院的成本、测算折旧率,经过市政府召开的听证会审议等一系列的程序后,卫生局才能下文降低收费标准。所以,医疗界呼喊多年的“四降一升”迟迟得不到实现。

  通过行政手段自上而下降低医疗服务价格,不知会等到何年何月。要解决目前项目付费体制下价格不灵活、医疗机构乱收费等缺陷,卫生经济学会的专家认为,还得采用按病种收费的办法。据他介绍,国外采用按病种付费的价格体系,所有费用都捆在一起,病人看某种病只要付给医院一个固定的数额,至于用什么设备检查、做哪些项目检查,病人就不用多操心了。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