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医疗动态

北京简易门诊不简易标识不清难寻觅

来源:京华时报
摘要:8月底,北京市卫生局支持各医院重开简易门诊的消息传出,对很多患有小毛病的人以及长期随访的“老病号”而言无疑是一大喜讯。简易门诊真的能够让复杂冗长的就诊过程简单化吗。9月11日至14日,记者走访同仁医院、安贞医院、广安门医院、宣武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协和医院、友谊医院、阜外医院8家后发现,简易门......

点击显示 收起

  8月底,北京市卫生局支持各医院重开简易门诊的消息传出,对很多患有小毛病的人以及长期随访的“老病号”而言无疑是一大喜讯。

  简易门诊真的能够让复杂冗长的就诊过程简单化吗?9月11日至14日,记者走访同仁医院、安贞医院、广安门医院、宣武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协和医院、友谊医院、阜外医院8家后发现,简易门诊的开设的确为患者就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各医院“各自为政”的就诊“规矩”,让患者一头雾水。

  标识不清难寻觅

  在部分医院,由于简易门诊没有明显标识,记者费了不少劲儿才找到了简易门诊的位置。

  9月14日上午10时许,广安门医院内十分拥挤。记者挂了一个简易门诊号,挂号条上显示就诊位置为“二楼”。记者上二楼找了一圈,发现没有任何房间有“简易门诊”标牌和说明,到二楼导医台询问,发现导医台内空无一人,无奈只好继续寻觅,耗费约10分钟后,从路过的医护人员口中得知看简易门诊需在贴有阿拉伯数字“7”字样的肾内科3诊室外排队。

  9月12日,在同仁医院,记者也是历时5分钟经过两次询问之后,才在西区门诊三楼找到简易门诊(同仁医院称为“眼科方便门诊”)的位置。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宣武医院,简易门诊设置在一层进门后靠右手的显著位置,门口有很大的牌子印着“简易门诊”四个大字。

  中日友好医院和安贞医院的简易门诊虽然都在二楼,但也是标识醒目,而且这两家医院另外还用很大的牌子印上了“简易门诊就诊须知”,告知简易门诊能提供哪些服务,十分方便。

  挂号手续不简单

  与想象中的“免除挂号手续”不同的是,部分医院的简易门诊挂号程序与普通门诊一样复杂。

  9月14日,在宣武医院和友谊医院,记者需要先填写患者信息表,再免费办理诊疗卡,然后持卡挂号;在广安门医院,记者先排队3分钟、花费1元钱购买了就诊卡(退卡时可退回1元钱),随后在挂号窗口排队约5分钟挂到简易门诊的号。

  在安贞医院,则不需要办理就诊卡,但也需要先填写简单信息后,去窗口办理一张黄色的信息条,凭该条去挂号。不过,在中日友好医院,则是直接去挂个简易门诊号之后就可以去就诊,不需填写信息表,不需办就诊卡。

  真正方便的是同仁医院的眼科方便门诊。在同仁医院方便门诊外贴有一个简单的说明:开药请说明姓名、年龄、药名数量,开药请交1元。据了解,患者很少的时候,可以连挂号也省略了,直接给医生交1元钱,工作人员表示人多时需要挂号。

  相比之下,最为严格的是阜外医院。9月13日,记者在该院了解到,初次看病要先填申请表并建立就诊卡,凭就诊卡挂号,而且其简易门诊只对本院复诊病人开放。一位该院大夫表示,简易门诊主要是开药功能,而病人多为心血管病患者,只对本院老病人开放也是出于严谨。

  由于没有在阜外医院看过病,记者没能顺利挂上简易门诊的号。与其他医院5角或1元的简易门诊挂号费不同的是,阜外医院为5元,其中有4元的小票给予患者用于报销。

  就诊功能不统一

  让记者困惑的是,有的简易门诊只开药,有的只开化验,有的则是既开药又开化验,而且,有的简易门诊只接受自费患者。

  9月12日,记者在同仁医院了解到,“方便门诊主要开具口服及眼部用药,不得给病人开各种治疗,不得开各种注射针剂,特殊情况可以开眼压检查单。”而且,方便门诊只能自费开药,医保开药需到5楼眼科临时诊所。记者来到5楼的“眼科临时诊所”大厅,被告知医保在此开药要带上《北京市医疗保险手册》并且要知道自己开什么药,同时交费5元(医生会给予4元的收据用于报销)。记者在大厅等候了近20分钟并没有看见有人在该临时诊所开药。

  与同仁医院一样,友谊医院的简易门诊也只为自费病人开药,服务台通知显示:从2007年7月1日起,医保人员在此开药因无法上传不能报销,在简易门诊拿药的患者均为自费。据了解,部分药品最多可开一个月的量。

  不同的是,阜外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的简易门诊都接受医保患者。但阜外医院的简易门诊只有“给本院老病人开药”的功能,该院一位医生形容为“严格抄药方,改动一点点都需要挂普通号另外就诊”,极少数药品的最大开药量可达到:本市自费和外地患者3个月,医保患者1个月。

  中日友好医院的简易门诊不能开药,只开具部分基本化验与检查。9月13日,据中日友好医院导诊小姐介绍,该院的简易门诊新开不到半个月,以前也曾经开过,但因为太浪费资源而停止了一段时间,而现在只开化验单则不需要各科医生轮流出诊。

  宣武医院和安贞医院、广安门医院则是既可开药,也可视情况开常规化验,宣武医院接受自费和医保患者,公费医疗患者不接受;安贞医院接受自费和医保患者,而广安门医院只接受自费患者。

  开放时间各不同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各院的简易门诊开设时间和侧重科室也不太一样,有的半天、有的全天。除了“熟门熟路”的老患者,一些初次来看简易门诊的人往往会由于不清楚时间表扑空。

  工作日全天外加周末都开放简易门诊的只有阜外医院和同仁医院。阜外医院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五8点至11点40分,13点至16点30分,周六8点至11点40分;同仁医院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点至12点,13点至16点,周六、日上午8点至11点。

  安贞医院和广安门医院的简易门诊为周一至周五的全天,而中日友好医院和宣武医院都只有周一至周五上午8点至11点开放。

  与此不同的是,友谊医院则只在下午开放简易门诊。9月12日,友谊医院咨询台的医生告诉记者,该院简易门诊一直都有,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13点至16点半。记者还了解到,积水潭医院也是仅下午开放简易门诊。

  记者发现,广安门医院的简易门诊挂号条上直接显示“肾内简易”,其他科无简易门诊;同仁医院侧重眼科,阜外医院侧重心血管病,而安贞医院、友谊医院、宣武医院的简易门诊则科室特征不明显,一般常规药品都可开具,中日友好医院的简易门诊则完全是一个化验单的开具处,不开任何药物。

  不过,人气最为旺盛的协和医院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简易门诊。9月12日,记者在协和医院咨询台询问是否有简易门诊时,得到的回答是“看哪科就到哪科问”,但小部分科室有代开药的功能,不过只针对本院患者。

  分诊管理有差距

  虽然部分医院的简易门诊都是由来已久,但各个医院在分诊的管理秩序上却凸显出差距。

  9月13日,记者在阜外医院看到,分诊管理非常完善,挂号处上方的电子屏上可显示简易门诊今日还有多少个剩余号,候诊大厅有两个显示屏显示各诊室的就诊情况,左侧的显示屏上第一排滚动显示简易门诊的排号信息,分诊台医护人员还会根据分诊情况叫号。在患者挂号之后,工作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相关信息把病历拿到分诊台,医护人员按顺序叫号。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25分钟大约叫了30个号到简易门诊开药,每人耗时一两分钟,秩序井然。

  在广安门医院,情况则大不相同。记者虽然挂到了简易门诊号,但没有发现专门的诊室,简易门诊患者与普通门诊患者一起排队,由同一个医生在“肾内科3号室”看病。记者挂号后,发现自己的序号与普通门诊的病人序号是混在一起的,而且分诊台的工作人员只是把大家的病历放在办公室门口的桌子上,由医生自己出来叫号。由于分诊不明确,虽然门口没有排多少病人,但记者却等待了20分钟依然没能见到医生。

  医保难题未解决

  如何与医保接轨的难题依然困扰着简易门诊。据本报8月29日的报道,“早在十几年前,本市多家医院就曾开设过简易门诊,但后来部分简易门诊内出现了一些骗保和乱开药的现象,卫生局和相关部门于是叫停简易门诊。”“根据医保政策规定,患者须持带有条形码的医保手册挂号,简易门诊免去挂号程序后,患者该如何办理医保成为难题。对此,卫生局医政处负责人表示,目前仍在就此和劳动保障部门协调解决办法。”

  9月13日下午,对于简易门诊的现状,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女士对记者表示,没有听说过简易门诊因为任何原因被关过,很多医院的简易门诊一直存在,卫生局的态度是“支持医院开简易门诊”,而不是“支持重开”。不是强制开设,也不会过于干涉。支持是因为很多医院有很多慢性病人、老年病人每次去开药都要排很长的队,为了方便他们所以支持,而简易门诊中的大处方、骗保问题,不属于卫生局的管理范畴。

  记者手记

  吹毛求疵只为“更好”

  本次体验之后,记者最深刻的体会是:简易门诊真的很好,很方便。尤其是对那些长年累月需要跑医院的“老病号”而言,开设简易门诊无异于雪中送炭。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患者对医院的简易门诊都交口称赞。比如在友谊医院,几位老年病人就表示,常来开药,和简易门诊医生也熟悉了,对自己的病情有很深的了解,所以看简易门诊还是很方便的,效果也放心,而且5角或1元的挂号费,长期下来也能节省不少钱。

  既然开办简易门诊是如此好的“善举”,记者还在此不遗余力地挑毛病,未免有吹毛求疵之嫌。不过,既然是人人叫好,就应该去弊存利,更加完善,让更多的患者感到便利。

  在部分医院,记者耗费的挂号时间与普通门诊号几乎没有区别;而门诊功能定位似乎也很模糊:有的医院只是开药,有的医院则只是化验;有的全天开,有的开半天;有的初诊复诊皆可,有的只面向复诊患者。如此繁复的“规矩”,患者挂号前怎能不一头雾水?

  很希望卫生主管部门能够为简易门诊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至少明白地告诉患者,什么样的情况适合去简易门诊就医。有了这个“定义”,各大医院也才能在完善简易门诊中有章可循。本报记者 杨珺 实习生 张丽

作者: 2007-9-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