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医疗动态

业内人士称上海自贸区短期内难有外资医院

来源:转载
摘要:近日出台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自由贸易区”)明确提出,“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这虽然给医疗产业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没有给出具体的政策,这或许只是一块看上去很美的“蛋糕”,外资医疗机构和外资健康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近日出台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自由贸易区”)明确提出,“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这虽然给医疗产业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没有给出具体的政策,这或许只是一块看上去很美的“蛋糕”,外资医疗机构和外资健康医疗保险在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依旧充满不确定性。

    日前,在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上,医疗行业的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相关讨论。

    从整体方案来看,除了允许外资在自由贸易区内设立医疗机构这一原则性表述之外,自由贸易区方案中的相关内容只有“投资医疗机构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经营期限不超过20年。”

    也就是说,自由贸易区除了明确允许设立外资医疗机构之外,并没有特殊政策。这意味着注册资本的高门槛和冗长的审批程序仍将延续,而医保、税收、医疗人才执业等方面配套政策尚不明朗。

    与此同时,专业医疗保险机构盈利还尚需时日。业内人士预计,短期内外资医院恐无法在园区内现身,旅游医疗或许比较适合发展,一些第三方检验机构或有可能率先“尝鲜”。

    外资医疗机构或短期内难产

    事实上,鼓励外资在华办理医疗机构的政策由来已久。早在2000年,原卫生部和外经贸部就曾联合发文规定,必须采用合资形式且中资占股不能低于30%。2010年《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提出允许境外资本独资办医。2012年国家又颁发了一个类似的文件,但较之2010年的规定有一个明显的倒退:医疗机构注册资本要求从2000万元上升到了1亿元。

    “据说目前为止还没有批准一家。所以这些文件还是空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表示。而这次的方案显然沿用了既有政策,被业内人士诟病,认为不合理。

    “办医疗机构比较好的方式是先办诊所,因此办医的门槛没有必要设置那么高。”上海国际医学中心CEO辛树林指出,因为门诊和住院之间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转化率,通常是30:1,没必要所有人都往医院跑。对投资者而言,比较适合先开诊所。而“自由贸易区的办医门槛是500平方米、注册资金2000万元”,根本用不了。

    辛树林认为,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应是引导外资办医疗机构。“像欧美的传统是做非营利医院,让他们投资开医院不是很现实,他们的兴趣可能是做管理,反而亚洲的一些资本或许愿意做营利性医院,像新加坡的百汇,是全球第二大市值的上市公司。位列第一的是美国的HCA,并不是大型、高端的综合性医院,而是一些小的社区医院。

    除了设立注册资本的高门槛之外,自由贸易区对外资医疗机构的审批也并未放开。上海综合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监倪峰透露,“外资设立医疗机构的审批权下放与负面清单一样,有一个过程,目前卫生局还只下放了一点点,没有下放审批权的就该到哪里审批就去哪里批。”这意味着目前外资设立医疗的审批权并未下放到上海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对医疗机构进口医疗设备、土地划分也没有优惠政策。”辛树林表示,社会资本办医与公立医疗机构的差别待遇依然存在。由于不像政府对公立医院那样划拨土地及对医疗设备免税,在自由贸易区的医疗机构用地可能更贵,进口的医疗设备还要上税。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10月14日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地清理取消之前的“不合理的规定”,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这对外资设立在自由贸易区的医疗机构而言,或许是一个机遇。(健康界)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