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业界动态

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增长 我们准备好了吗?

来源:健康报
摘要:精神卫生服务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国民精神健康和享有精神卫生服务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稳定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证据表明,我国的精神疾病病人数正在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各种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在不断增长。天花板上大片白灰因常年漏水而坠落,椽木裸露多处可望天……......

点击显示 收起

  精神卫生服务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国民精神健康和享有精神卫生服务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稳定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证据表明,我国的精神疾病病人数正在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各种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在不断增长。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眼前——

  墙壁上爬着一条条裂缝,周围布满青苔;腐朽的门窗,红色的铁锈斑斑点点;天花板上大片白灰因常年漏水而坠落,椽木裸露多处可望天……这是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工作人员下基层拍摄的基层精神病院一处处危房的照片。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夕,记者走访国家有关部门、基层精神病院与精神病人家属,听到的共同呼声是:精神卫生事业是公共卫生事业,精神病人是非常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精神卫生机构应该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予以全额拨款支持;贫困精神病人医疗服务应给予免费提供,确保精神病人享有正常人的生活,大众享有社会和谐与安宁。

  ●13亿人口仅有1.9万名专业人员

  ●专业人员中本科学历者不到三成

  ●精神专科医院人才流失严重

  中国CDC精神卫生中心培训部主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唐宏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前我国精神疾病防治呈现了发现病人数显著上升与能够提供的服务明显不足的矛盾。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整体水平不高。据统计,全国13亿人口仅有1.9万名专业人员,而且其中只有4000人至5000人为本科以上学历。估算我国每10万人口只有1.27名精神科医生,与全球平均每10万人口有3.96名精神科医生这一比例相差3倍;我国每10万人口只有2.1名精神科护士,而全球的平均水平是12.63名,相差达6倍。

  据介绍,数十年来,我国精神卫生机构与专业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精神专科医院已明显滞后于变化了的形势。客观上,精神专科医院承担着大量的公共卫生任务,对所治疗的患者收费低廉。而在经费投入上,精神专科医院没有进入公共卫生机构序列,财务上仍在实行差额拨款政策,而且拨款比例很小,致使精神专科医院业务开展面临困境,同时也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据了解,在北京的一些著名的精神专科医院,人才流失现象很严重。北京安定医院2001年至2004年流失医生30人,占全部医生的1/5。北京回龙观医院近年流失医务人员112人。而在其他一些地区,精神专科医师流失现象更为严重。统计数据显示,齐齐哈尔医学院心理卫生系毕业生只有1/4从事本专业,其余均已转做其他专业。

  有资料显示,当前我国精神卫生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已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据预测,到2020年,有6种精神疾病将进入我国20种主要疾病之列,占所有疾病的17.4%;2020年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在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仍将位居第一。

  唐宏宇指出,精神卫生问题既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又是突出的社会问题。将精神疾病防治机构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提高现有队伍的素质,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2/3病人因贫困不能正常治疗

  ●500元可供一名病人治疗一年

  ●有效治疗精神病人最具成本效益

  10月9日,记者在北京安定医院采访时看见,大院内十几名医师一同向来访群众提供精神疾病防治指导。在咨询的群众中,精神病人的家属占了大部分。

  一位50多岁的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女儿今年20岁,患强迫症一年多,已经花了6万元,现在仍在住院治疗。他们夫妇虽然都有工作,但还是感到了经济上的压力。这位先生说,去年暑期过后,他的女儿升入高三,后来他们发现女儿心绪烦躁,总是反复洗手、梳头、穿衣。11月女儿被确诊为强迫症,住进精神病医院。住院后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女儿的病什么时候会好,还需要多少花费,他们心中没底。他说,女儿所有的医药花费全部为家庭自付,他们担心所有的储蓄用完也不够支付治疗的费用。他说,他不敢想没钱后女儿的病该怎么治。

  多发病于青壮年、病程长、致残率高,是重性精神疾病的显著特点,也是精神病人家庭大多贫困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沈阳市开展过一项针对18个社区548户有精神病人家庭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因病致贫的占62.96%,因贫不能正常治疗的占65.15%,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的占41.42%。我国其他地区的一些调查也显示,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人因贫不能正常治疗现象相当普遍。特别在农村地区,有的精神病人根本没有进行治疗,或被遗弃或被锁在家中。而临床资料表明,即使病情得以控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3年不服药,也会有70%以上的人病情复发。

  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问题也并不少见,甚至会导致严重损失。去年春季,一名流浪的精神病人纵火,引发了云南安宁温泉森林特大火灾,大火燃烧了7天才得以控制。初步估算,过火面积7000亩,火线长约10公里。在这场火灾中,森警、武警、消防支队、解放军驻滇某部等4000多人投入救火,另有1000多名群众参加了扑救。大火几乎危及昆明市区,损失之巨大,难以计数。

  有证据表明,精神病的诊疗水平在不断提高。目前正规的治疗手段,已经能使近80%的精神病人临床效果获得改善。唐宏宇认为,对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应该采取国家出钱免费治疗政策。因为,有效治疗精神病人是最具有卫生经济学效益的举措,而且对于患者健康及和谐社会建设十分有利。唐宏宇说,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后维持治疗,如果使用价格低廉同时疗效可靠的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一名病人治疗一年,费用仅500元左右。而重性精神病人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则大约有10%可能肇事肇祸,大约有30%可能致残,重症抑郁障碍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大约10%有严重自杀倾向。

  ●医务人员普遍感受双重压力

  ●精神疾病社区防治尚难开展

  ●基层精神病院期盼专科毕业人才

  北京石景山区五里坨医院是一家基层精神专科医院,记者日前在与该院医务人员座谈时,医务人员反映他们普遍感到心理压力比较大。

  该院党支部书记田淑荣告诉记者,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工作责任的压力,一是自身安全的压力。精神病人不同于其他疾病患者,有些重性病人病情未得到控制时,常常可能在病症支配下出现意想不到的危险行为或出现种种意外。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对于患者都必须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入院病人提供全天候的细致服务。值班护士每5分钟至10分钟就要巡视一遍病人,对于重点看护的病人24小时都不可以离开视线。

  该院院长徐旭对记者坦言,精神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工作辛苦,且有风险,可工资待遇却很低,外出学习的机会也不多。由于医院经费紧张,有些学术会议只得放弃,无法给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人才引进自然受到很大的影响。很多年来,该院没有招收到一名精神专科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外地毕业生表示愿意来的,却又因该院没有进京指标而无法接收。对于患者的护理,医院很需要专业技能强的精神专科护士,而截至目前,该院也没有招聘到一名精神专科护士。

  据介绍,精神疾病防治分为3级。减少精神疾病危险因素,增强精神健康保护因素,称为一级预防,目的是预防精神疾病发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称为二级防治,目的是降低精神疾病危害;对精神病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称为三级防治,目的是减少精神疾病残疾和社会功能损害。

  徐旭说,五里坨医院是石景山区唯一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承担着整个石景山区精神疾病防治任务。本应该承担起3个级别的防治工作,但因为力量有限,医院社区科只有两个人,工作很难延伸进社区。目前,该院除了对就治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外,只做到了对于没有如约每月来领药的在册重性精神病人送药上门,其他社区防治工作尚难以深入开展。

  据悉,在石景山区,注册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2119名,其中80%为精神分裂症病人。他们中绝大多数符合住院治疗条件,但大部分在家服药治疗。

  链接1 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尚难覆盖需求人群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资料,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历经数十年建设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从全国总体看,这一体系尚不够健全,不能有效覆盖精神卫生所有需求人群,精神卫生资源在全国各省区之间分布不平衡。

  据了解,建国初期,我国仅有精神病院9家,床位不足1000张,精神专科医师50人至60人。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建立精神卫生机构1052家,其中精神专科医院592所,有精神科的综合医院460个,共有精神科床位132881张。全国平均精神科床位密度为1.04张/万人。床位密度最高是上海,为5.68张/万人;其次是北京,为4.08张/万人;西藏地区没有一张精神科病床。全国注册精神科医师16383人,其中拥有精神科医生人数最多的是山东,较多的是江苏、广东和辽宁;较少的是青海、宁夏,均只有28名;最少的是西藏,只有1名。从精神卫生资源总体水平看,上海和北京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的还有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吉林、重庆和黑龙江,其余20多个省区的精神卫生资源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还有一些省区精神科床位是空白。

  链接2 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建设初见端倪

  自2004年中央财政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以来,我国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明显推进,防治网络建设已初见端倪。

  据了解,为了帮助贫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获得有效治疗,并建立综合防控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机制,中央财政从2004年开始划拨686万元专项经费支持,2005年专项经费增加至1000万元,2006年又增加至1500万元。2005年全国30个省、区、市共建设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示范区60个,覆盖人口4300多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950多万人,农村人口2400万人。同年全国举办培训班419期,分级培训精神科医生、社区医生、个案管理人员、街道派出所人员、病人家属30574人次。

  我国还建立了示范区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2006年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共登记并建档立卡65149人,定期随访及康复指导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21564人,为肇事肇祸且贫困的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9182人,免费应急处置有肇事肇祸行为者2639人次,免费收治肇事肇祸且贫困的患者1038人。统计数据显示,两年来,部分示范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率下降了27%,肇祸率下降了57%。(本报记者郑灵巧整理)

作者: 郑灵巧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